“州家督尉宿山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州家督尉宿山中”全詩
家人行哭覓遺骨,道路聞之俱掩涕。
州家督尉宿山中,已淬藥箭攢長弓。
明朝得虎徹檻阱,繅絲搗?歌年豐。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捕虎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捕虎行》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捕虎行》
山村牧童遭虎噬,
血肉俱盡余雙髻。
家人行哭覓遺骨,
道路聞之俱掩涕。
州家督尉宿山中,
已淬藥箭攢長弓。
明朝得虎徹檻阱,
繅絲搗?歌年豐。
中文譯文:
在山村的牧童遭到了虎的襲擊,
血肉盡失,只剩下頭顱。
家人們行走悲哭,尋找遺骨,
路上聽聞此事,紛紛掩面流淚。
州的家丞和守尉在山中住著,
已經淬煉了藥箭,積存長弓。
明天早晨得到虎的消息,破門而入捕捉,
細細地研磨絲線,詠唱著豐收的年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場發生在山村的虎噬事件。牧童在工作中不幸遭到了猛虎的攻擊,慘遭毒害,只剩下雙髻(頭顱)。家人們悲痛欲絕,四處尋找遺骨,路人聽聞后也感同身受,紛紛流淚。
州的家丞和守尉得知這一事件后,決心在明天一早設下陷阱捕捉猛虎。他們已經準備好了淬煉過的藥箭和強力的長弓,準備用來捕捉這只兇猛的猛獸。在捕捉虎的過程中,詩中出現了繅絲搗(研磨絲線)的意象,表達了他們的決心和準備充分的態度。最后一句"歌年豐"則寓意著豐收的年景,象征著成功的捕虎行動。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牧童遭虎噬的悲痛和對家人、路人的同情。同時,也展示了州的家丞和守尉為了保護人民安全而積極行動的決心。通過虎噬事件的描寫,詩詞傳遞了作者對生命的珍視和對正義的追求。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描寫細膩,寓意深遠,展現了陸游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人民福祉的關心。
“州家督尉宿山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ǔ hǔ xíng
捕虎行
shān cūn mù tóng zāo hǔ shì, xuè ròu jù jǐn yú shuāng jì.
山村牧童遭虎噬,血肉俱盡余雙髻。
jiā rén xíng kū mì yí gǔ, dào lù wén zhī jù yǎn tì.
家人行哭覓遺骨,道路聞之俱掩涕。
zhōu jiā dū wèi sù shān zhōng, yǐ cuì yào jiàn zǎn zhǎng gōng.
州家督尉宿山中,已淬藥箭攢長弓。
míng cháo dé hǔ chè kǎn jǐng, sāo sī dǎo? gē nián fēng.
明朝得虎徹檻阱,繅絲搗?歌年豐。
“州家督尉宿山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