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風十里吹殘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風十里吹殘夢”全詩
有時清夜行中庭,幅巾藜杖影伶竮,松風十里吹殘夢,蘿月三更照半醒。
河傾雞唱吟未已,爽透發根清入齒。
晨光底事不貸人?轆轤汲水啼鴉起。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風月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月吟》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去日如馳衰有驗,
萬事惟當就收斂;
可憐未與酒相忘,
風月婆娑猶不厭。
有時清夜行中庭,
幅巾藜杖影伶仃,
松風十里吹殘夢,
蘿月三更照半醒。
河傾雞唱吟未已,
爽透發根清入齒。
晨光底事不貸人?
轆轤汲水啼鴉起。
詩意:
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的思考。詩人感嘆時光如馬飛馳,衰老不可避免,因此應當珍惜時間,收斂自己的欲望和追求。詩人覺得自己可憐,雖未與酒相忘,但對于風景和月色的欣賞依然沒有厭倦。
詩人描述了夜晚清涼的場景,他有時在庭院中夜行,身影孤寂,手持藜杖,幅巾隨風拂動。松風吹過十里,吹散了他殘留的夢境,明亮的月光在凌晨三更時照亮了他半醒的狀態。
詩中提到了河流傾瀉和雞鳴,詩人的吟唱似乎還沒有停止,清晨的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地上,清澈的水源灌溉農田,啼鴉也因此鳴叫起來。
賞析:
《風月吟》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感受,展現了詩人對光陰逝去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詩人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深思。
詩中運用了一系列自然景物的描寫,如風月、松風、蘿月等,與詩人內心的感受相呼應,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富有詩意的氛圍。詩人在時光流逝的背景下,表達了對世事無常和生命短暫的思考,呼喚人們要珍惜時間、淡泊名利,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安寧。
詩中的意象和對自然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了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脆弱。詩人通過描寫夜晚的景色,憑借自然的力量傳遞了一種超越時間的永恒之感。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節奏感的語言,勾勒出詩人內心的感嘆和追求,讓讀者在感受到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之余,也能感受到生命中美好的風景和情感的滋養。
“松風十里吹殘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yuè yín
風月吟
qù rì rú chí shuāi yǒu yàn, wàn shì wéi dāng jiù shōu hān kě lián wèi yǔ jiǔ xiāng wàng, fēng yuè pó suō yóu bù yàn.
去日如馳衰有驗,萬事惟當就收歛;可憐未與酒相忘,風月婆娑猶不厭。
yǒu shí qīng yè xíng zhōng tíng, fú jīn lí zhàng yǐng líng pīng, sōng fēng shí lǐ chuī cán mèng, luó yuè sān gēng zhào bàn xǐng.
有時清夜行中庭,幅巾藜杖影伶竮,松風十里吹殘夢,蘿月三更照半醒。
hé qīng jī chàng yín wèi yǐ, shuǎng tòu fā gēn qīng rù chǐ.
河傾雞唱吟未已,爽透發根清入齒。
chén guāng dǐ shì bù dài rén? lù lú jí shuǐ tí yā qǐ.
晨光底事不貸人?轆轤汲水啼鴉起。
“松風十里吹殘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