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胡亡形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逆胡亡形具”全詩
醉歸涉漾水,鳴蟬在高柳,回鞭指秦中,所懼壯心負。
人生豈易料,蹭蹬十年後,蟬聲怳如昔,而我已白首。
逆胡亡形具,輿地淪陷久。
豈無好少年,共取印如斗!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聞蟬思南鄭》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蟬思南鄭》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南鄭時的一段經歷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中,作者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在南鄭送客的情景。當時他騎著馬,手持金羈,馳騁在褎谷口,享受著美酒。醉醺醺地回到家中,聽到高柳樹上鳴蟬的聲音,心中不禁涌起對秦中的思念。他感嘆人生的無常,難以預料,十年過去了,蟬聲依舊如昔,而自己已經年老。逆胡入侵,國家淪陷已久,但他仍然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有志青年,共同努力挽回國家的危局。
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的個人經歷,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作者通過蟬聲的比喻,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他對國家的憂慮和對年輕一代的期望也貫穿其中。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家國和人生的思考和關懷。
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昔在南鄭時,
送客褎谷口。
金羈叱撥駒,
玉碗蒲萄酒。
醉歸涉漾水,
鳴蟬在高柳。
回鞭指秦中,
所懼壯心負。
人生豈易料,
蹭蹬十年后。
蟬聲怳如昔,
而我已白首。
逆胡亡形具,
輿地淪陷久。
豈無好少年,
共取印如斗!
這首詩的賞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詩中通過描繪作者年輕時的情景和現在的老去,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蟬聲的持續不變與人的短暫對比,凸顯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脆弱。
2. 對國家的憂慮:作者在描寫自己的個人經歷時,也融入了對國家的憂慮。逆胡入侵,國家淪陷已久,但作者仍然懷抱希望,期待能夠找到一些有志青年,共同努力挽回國家的危局。
3. 對年輕一代的期望:詩中作者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有志青年,共同努力挽回國家的危局。這體現了作者對年輕一代的期望和對國家未來的關注。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個人經歷的描寫,抒發了對時光流轉、人生變遷、國家命運和年輕一代的思考和關懷。它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逆胡亡形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chán sī nán zhèng
聞蟬思南鄭
xī zài nán zhèng shí, sòng kè xiù gǔ kǒu, jīn jī chì bō jū, yù wǎn pú táo jiǔ.
昔在南鄭時,送客褎谷口,金羈叱撥駒,玉碗蒲萄酒。
zuì guī shè yàng shuǐ, míng chán zài gāo liǔ, huí biān zhǐ qín zhōng, suǒ jù zhuàng xīn fù.
醉歸涉漾水,鳴蟬在高柳,回鞭指秦中,所懼壯心負。
rén shēng qǐ yì liào, cèng dèng shí nián hòu, chán shēng huǎng rú xī, ér wǒ yǐ bái shǒu.
人生豈易料,蹭蹬十年後,蟬聲怳如昔,而我已白首。
nì hú wáng xíng jù, yú dì lún xiàn jiǔ.
逆胡亡形具,輿地淪陷久。
qǐ wú hǎo shào nián, gòng qǔ yìn rú dòu!
豈無好少年,共取印如斗!
“逆胡亡形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