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誦遺書涕泗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誦遺書涕泗潸”全詩
濟濟九官十二牧,我獨不得居其間!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病足晝臥夢中譫諄乃誦尚書也既覺口占絕句》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陸游所作,題為《病足晝臥夢中譫諄乃誦尚書也既覺口占絕句》。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唐虞已遠三千歲,
每誦遺書涕泗潸。
濟濟九官十二牧,
我獨不得居其間!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陸游的無奈和苦悶之情。他在病患足疾的白天臥床休息時,夢中念誦著《尚書》(古代經典之一)的內容,但醒來后卻感到自己無法像古代的賢臣那樣在朝廷中任職,無法與那些眾多的官員和牧守之人共同執掌國家大權。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唐虞時代(古代中國的兩個傳說中的帝王時代)的遙遠回憶,以及對自己無法參與政治事務的感嘆,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失落和無奈。詩中的"唐虞已遠三千歲"意味著古代的輝煌已經過去了三千年,作者對這段歷史的向往和追憶。"每誦遺書涕泗潸"表達了作者在讀書時的激動和感動,以及對古代智慧的敬仰。"濟濟九官十二牧"指的是當時的官員和牧守之人眾多,而"我獨不得居其間"則表達了作者無法參與政治權力的遺憾和無奈。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通過對古代輝煌和自身無法參與其中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它反映了宋代士人對政治現實的不滿和對古代治理理想的向往,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自身命運的無奈感。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歷史和社會意義。
“每誦遺書涕泗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ú zhòu wò mèng zhōng zhān zhūn nǎi sòng shàng shū yě jì jué kǒu zhàn jué jù
病足晝臥夢中譫諄乃誦尚書也既覺口占絕句
táng yú yǐ yuǎn sān qiān suì, měi sòng yí shū tì sì shān.
唐虞已遠三千歲,每誦遺書涕泗潸。
jì jì jiǔ guān shí èr mù, wǒ dú bù dé jū qí jiān!
濟濟九官十二牧,我獨不得居其間!
“每誦遺書涕泗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上聲十五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