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氛擁白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妖氛擁白馬”全詩
精銳舊無敵,邊隅今若何。
妖氛擁白馬,元帥待雕戈。
莫守鄴城下,斬鯨遼海波。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觀兵》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兵》是杜甫的一首唐詩,描述了北庭地區的情況以及壯士們在邊疆巡邏的艱苦和危險。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北庭送壯士,
貔虎數尤多。
精銳舊無敵,
邊隅今若何。
妖氛擁白馬,
元帥待雕戈。
莫守鄴城下,
斬鯨遼海波。
詩意是告誡當時的將士要時刻保持警惕和戰備,同時也表達了對邊疆巡邏壯士們的深深敬意。
首兩句描述了北庭地區的情況。北庭是指唐朝西北邊防的重要地區,而“壯士”則指的是在邊疆駐守的戰士們。第三句“貔虎數尤多”形象地描繪了北庭地區威脅巨大的敵人,貔虎象征著兇猛的敵方勢力。
接下來的兩句點明了當時的形勢更加嚴峻,戰士們需要時刻保持警惕。在過去,精銳部隊是無敵的,但如今邊地的敵人變得越來越強大。
下半部分,末兩句表達了杜甫對將士們的期望和囑咐。官方組織和領導必須強大,元帥需要刻著雕戈等待出征。最后兩句是對將士們的激勵,告訴他們不能困守城下,應該勇敢去戰勝敵人。
通過這首詩詞,杜甫讓讀者感受到了當時邊防事業的艱辛和危險,同時也傳達了他對邊疆巡邏的壯士們的敬意和鼓勵。
“妖氛擁白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bīng
觀兵
běi tíng sòng zhuàng shì, pí hǔ shù yóu duō.
北庭送壯士,貔虎數尤多。
jīng ruì jiù wú dí, biān yú jīn ruò hé.
精銳舊無敵,邊隅今若何。
yāo fēn yōng bái mǎ, yuán shuài dài diāo gē.
妖氛擁白馬,元帥待雕戈。
mò shǒu yè chéng xià, zhǎn jīng liáo hǎi bō.
莫守鄴城下,斬鯨遼海波。
“妖氛擁白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