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槁發鬅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面槁發鬅鬠”全詩
夜房侵戶月,晨硯滿池冰。
藥債多於酒,蔬餐薄過僧。
年深拄杖折,自斫澗邊藤。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書房雜書》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房雜書》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書房中的景象,表達了他對歲月流轉和自身境遇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面槁發鬅鬠,衰殘百不能。
夜房侵戶月,晨硯滿池冰。
藥債多於酒,蔬餐薄過僧。
年深拄杖折,自斫澗邊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書房中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寫自己的容顏、書房的環境和生活的艱辛,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感慨。
首先,詩中描述了作者面容憔悴、頭發稀疏的情景,暗示了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衰老。他感嘆自己已經到了衰殘之境,百事無能為力。
接著,詩中描繪了夜晚月光透過窗戶照射進書房,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晨間的硯臺,硯臺上的水已經結成了冰。這一景象象征著作者孤寂的夜晚和冷清的清晨,也暗示了他的孤獨和冷落。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提到自己欠下了許多藥費,而飲酒的開銷卻很少。他的飲食簡單,甚至比僧人還要清苦。這表明了作者生活的拮據和貧困,以及他對物質享受的無所求。
最后,詩中提到作者年紀已深,拄杖行走已經折斷,他自己親手割斷了澗邊的藤蔓作為拐杖。這一描寫表達了作者堅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盡管歲月已經使他身體衰弱,但他仍然堅持前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書房中的景象,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感慨。作者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他的孤獨、貧困和堅韌不拔的品質,同時也傳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生的獨特體驗的領悟。
“面槁發鬅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fáng zá shū
書房雜書
miàn gǎo fā péng kuò, shuāi cán bǎi bù néng.
面槁發鬅鬠,衰殘百不能。
yè fáng qīn hù yuè, chén yàn mǎn chí bīng.
夜房侵戶月,晨硯滿池冰。
yào zhài duō yú jiǔ, shū cān báo guò sēng.
藥債多於酒,蔬餐薄過僧。
nián shēn zhǔ zhàng zhé, zì zhuó jiàn biān téng.
年深拄杖折,自斫澗邊藤。
“面槁發鬅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