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生銅駝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棘生銅駝陌”全詩
討賊志不成,父老泣陵柏。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先主廟次唐貞元中張儼詩韻》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陸游在宋代創作的《先主廟次唐貞元中張儼詩韻》。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洛陽化為灰,
棘生銅駝陌。
討賊志不成,
父老泣陵柏。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洛陽城的悲慘景象。洛陽曾是漢朝的都城,但如今已經化為灰燼。詩中提到了銅駝陌,指的是洛陽城內的大街小巷,現在卻長滿了荊棘。詩人表達了自己討伐賊寇的志向未能實現的遺憾,同時也描繪了父老們在陵墓旁哭泣的情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描繪了洛陽的衰敗和人們的悲傷。洛陽作為古代重要的文化中心,曾經繁榮昌盛,但如今卻變成了一片廢墟。詩中的棘生銅駝陌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城市的凋敝和荒蕪。詩人的討賊志未能實現,表達了他對國家興旺的渴望和對時局的失望。最后一句描述了父老們在陵墓旁泣淚的情景,表達了對逝去的歲月和人們的哀思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揭示了歷史的變遷和人們的悲傷。它以洛陽的衰敗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國家興旺的期望和對時局的失望。同時,詩中的景象也讓人們感受到歲月的無情和人事的滄桑。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意境和情感,展示了陸游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時代的思考。
“棘生銅駝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 zhǔ miào cì táng zhēn yuán zhōng zhāng yǎn shī yùn
先主廟次唐貞元中張儼詩韻
luò yáng huà wéi huī, jí shēng tóng tuó mò.
洛陽化為灰,棘生銅駝陌。
tǎo zéi zhì bù chéng, fù lǎo qì líng bǎi.
討賊志不成,父老泣陵柏。
“棘生銅駝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