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蚩始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蚩蚩始學”全詩
可行則行,可止則止。
仕以行義,止以遠恥。
世衰道微,豈復知此。
蚩蚩始學,青紫思拾。
萬馬并馳,孰能獨立。
始雖弗急,後亦汲汲。
我思崔公,涕泗橫集。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崔伯易畫像贊》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崔伯易畫像贊》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之君子,學以為己。
可行則行,可止則止。
仕以行義,止以遠恥。
世衰道微,豈復知此。
蚩蚩始學,青紫思拾。
萬馬并馳,孰能獨立。
始雖弗急,后亦汲汲。
我思崔公,涕泗橫集。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古代君子的行為準則和追求。君子應該以學習為己任,能行則行,能止則止。在仕途上要以行義為準則,以避免違背道德而引起恥辱。然而,當世道衰微,道德觀念逐漸淡薄時,是否還有人能夠理解并堅守這些原則呢?詩人自稱為蚩蚩,表示自己是一個剛剛開始學習的人,渴望能夠拾取到有價值的東西。然而,現實世界充滿了競爭和紛爭,很少有人能夠獨立自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盡管起初可能不那么迫切,但隨后也會變得急切起來。詩人思念崔公,眼淚和鼻涕交織在一起,表達了對崔公(可能是一位有道德操守的前輩)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君子行為準則的思考和對道德價值的追求。通過對比古代君子的行為規范和當時社會的衰微,詩人表達了對道德觀念逐漸淡薄的憂慮。詩中的蚩蚩形象代表了一個剛剛開始學習的人,他渴望能夠拾取到有價值的東西,但又感嘆現實世界的競爭和壓力。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崔公的思念之情,崔公可能是一位有道德操守的前輩,他的行為成為了詩人追求道德價值的榜樣。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道德價值的思考和對現實世界的憂慮。它呼喚人們在競爭和壓力中仍然能夠堅守道德準則,追求內心的理想和價值。同時,詩人對崔公的思念也表達了對有道德操守的前輩的敬仰和追憶之情。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道德和人性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蚩蚩始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uī bó yì huà xiàng zàn
崔伯易畫像贊
gǔ zhī jūn zǐ, xué yǐ wéi jǐ.
古之君子,學以為己。
kě xíng zé xíng, kě zhǐ zé zhǐ.
可行則行,可止則止。
shì yǐ xíng yì, zhǐ yǐ yuǎn chǐ.
仕以行義,止以遠恥。
shì shuāi dào wēi, qǐ fù zhī cǐ.
世衰道微,豈復知此。
chī chī shǐ xué, qīng zǐ sī shí.
蚩蚩始學,青紫思拾。
wàn mǎ bìng chí, shú néng dú lì.
萬馬并馳,孰能獨立。
shǐ suī fú jí, hòu yì jí jí.
始雖弗急,後亦汲汲。
wǒ sī cuī gōng, tì sì héng jí.
我思崔公,涕泗橫集。
“蚩蚩始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