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祿豈能無聚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逐祿豈能無聚散”全詩
天宇更無云一點,譙門初報鼓三通。
兒童草草杯盤喜,鄰曲紛紛笑語同。
逐祿豈能無聚散,明年誰復伴衰翁!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十五日》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五日》是宋代陸游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月圓之夜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誰推圜鏡上天東?
桂影婆娑滿鏡中。
天宇更無云一點,
譙門初報鼓三通。
兒童草草杯盤喜,
鄰曲紛紛笑語同。
逐祿豈能無聚散,
明年誰復伴衰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月圓之夜的景象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
首句“誰推圜鏡上天東?”以問句的形式引出了整首詩的主題。這句話意味著誰將圓月推到天空的東方?這里的圓鏡可以理解為指月亮,作者以此來引起讀者對月亮的關注。
接下來的兩句“桂影婆娑滿鏡中,天宇更無云一點”,通過描繪月亮的倒影和天空的晴朗,給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感覺。這里的桂影指的是桂樹的倒影,婆娑形容桂影搖曳的樣子。
第四句“譙門初報鼓三通”,譙門是古代官府的大門,這里指的是官府的鼓聲。這句話意味著官府開始報告時辰,宣告著夜晚的開始。
接下來的兩句“兒童草草杯盤喜,鄰曲紛紛笑語同”,描繪了人們在月圓之夜的歡樂場景。兒童們匆忙地拿著杯盤,鄰居們紛紛笑語相迎,共同慶祝這個美好的夜晚。
最后兩句“逐祿豈能無聚散,明年誰復伴衰翁!”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逐祿指的是追求財富和地位,聚散指的是人們的相聚和分離。作者通過這兩句話暗示人生的無常和變化,明年的時候,誰還會陪伴著老去的人呢?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月圓之夜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中融入了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逐祿豈能無聚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wǔ rì
十五日
shuí tuī huán jìng shàng tiān dōng? guì yǐng pó suō mǎn jìng zhōng.
誰推圜鏡上天東?桂影婆娑滿鏡中。
tiān yǔ gèng wú yún yì diǎn, qiáo mén chū bào gǔ sān tòng.
天宇更無云一點,譙門初報鼓三通。
ér tóng cǎo cǎo bēi pán xǐ, lín qū fēn fēn xiào yǔ tóng.
兒童草草杯盤喜,鄰曲紛紛笑語同。
zhú lù qǐ néng wú jù sàn, míng nián shuí fù bàn shuāi wēng!
逐祿豈能無聚散,明年誰復伴衰翁!
“逐祿豈能無聚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