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均豬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死均豬雞”全詩
更堪都梁下,一雪三日泥!泥深尚云可,委身餓虎蹊。
心寒道上跡,魄碎茆葉低,常恐不自免,一死均豬雞。
老馬亦甚畏,愶愶不敢嘶。
吾聞虎雖暴,未嘗窺汝棲。
孤行暮不止,取禍非排擠。
彼讒實有心,平地生溝溪。
哀哉馬新息,薏苡成珠犀。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畏虎》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畏虎》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行路中遇到的困境和恐懼,以及對生命的珍視和對虎的畏懼。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滑路滑如苔,澀路澀若梯。
更堪都梁下,一雪三日泥!
泥深尚云可,委身餓虎蹊。
心寒道上跡,魄碎茆葉低,
常恐不自免,一死均豬雞。
老馬亦甚畏,愶愶不敢嘶。
吾聞虎雖暴,未嘗窺汝棲。
孤行暮不止,取禍非排擠。
彼讒實有心,平地生溝溪。
哀哉馬新息,薏苡成珠犀。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滑路和澀路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遭遇的困難和艱險。作者在都梁下遭遇了一場持續三天的大雪,使得道路泥濘不堪。盡管泥深如云,作者仍然不得不委身于餓虎的蹊徑之上。作者心中寒意油然而生,行走在道路上的痕跡如同碎裂的茅草葉子般低垂。作者常常擔心自己無法幸免,一死與豬雞無異。
詩中還提到老馬也非常畏懼,它戰戰兢兢,不敢發出聲音。作者聽說虎雖然兇猛,但從未窺視過它的棲息之地。作者孤身行走,黃昏時分仍未停歇,遭遇的災禍并非排擠所致。那些誹謗之人實際上心懷不軌,平地上生出了溝溪。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新息馬的哀嘆,薏苡種子成為珍貴的珠犀。這里可能是對馬的比喻,表達了對生命的珍視和對逆境中的希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在困境中的恐懼和對生命的珍視,表達了對逆境中的堅持和希望的追求。同時,詩中也暗示了人生道路上的險阻和謠言的危害。
“一死均豬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hǔ
畏虎
huá lù huá rú tái, sè lù sè ruò tī.
滑路滑如苔,澀路澀若梯。
gèng kān dōu liáng xià, yī xuě sān rì ní! ní shēn shàng yún kě, wěi shēn è hǔ qī.
更堪都梁下,一雪三日泥!泥深尚云可,委身餓虎蹊。
xīn hán dào shàng jī, pò suì máo yè dī, cháng kǒng bù zì miǎn, yī sǐ jūn zhū jī.
心寒道上跡,魄碎茆葉低,常恐不自免,一死均豬雞。
lǎo mǎ yì shén wèi, xié xié bù gǎn sī.
老馬亦甚畏,愶愶不敢嘶。
wú wén hǔ suī bào, wèi cháng kuī rǔ qī.
吾聞虎雖暴,未嘗窺汝棲。
gū xíng mù bù zhǐ, qǔ huò fēi pái jǐ.
孤行暮不止,取禍非排擠。
bǐ chán shí yǒu xīn, píng dì shēng gōu xī.
彼讒實有心,平地生溝溪。
āi zāi mǎ xīn xī, yì yǐ chéng zhū xī.
哀哉馬新息,薏苡成珠犀。
“一死均豬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