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卑荒野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地卑荒野大”全詩
拭淚沾襟血,梳頭滿面絲。
地卑荒野大,天遠暮江遲。
衰疾那能久,應無見汝時。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遣興》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遣興》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詩。詩人在敘述戰亂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干戈猶未定,弟妹各何之。
戰亂依然,尚未平定;我的弟弟妹妹,現在在何處呢?
拭淚沾襟血,梳頭滿面絲。
我擦去淚水,卻沾染上了胸襟的血跡;我梳理頭發,卻發現滿臉都是灰塵。
地卑荒野大,天遠暮江遲。
土地低洼,荒涼無人;天空遙遠,太陽落下的江水流淌得緩慢。
衰疾那能久,應無見汝時。
我衰老而病弱,怎能長久;很可能再也見不到你們了。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戰亂時期的凄涼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思念和對生老病死的感慨。詩人通過描述戰爭帶來的痛苦和荒涼,以及自己所處的孤獨和脆弱,表達了對家人的深深思念和對未來的擔憂。
賞析:《遣興》以簡潔樸實的文字展現出了世態炎涼和家國之痛。詩人通過生動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戰亂帶來的苦難和失落。詩中的血跡、淚水、灰塵等形象,給人以深沉的感受。而詩末的凄涼結尾更加突出了詩人的孤寂和無奈。整首詩以簡短的篇幅表達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苦痛和思念,給人一種沉重的情感沖擊。同時,詩中的孤獨、衰老和死亡等主題也在其中透露出來,給人以深思。這首詩以其真實而深沉的感受打動了讀者,并成為杜甫的經典之作。
“地卑荒野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ǎn xìng
遣興
gān gē yóu wèi dìng, dì mèi gè hé zhī.
干戈猶未定,弟妹各何之。
shì lèi zhān jīn xuè, shū tóu mǎn miàn sī.
拭淚沾襟血,梳頭滿面絲。
dì bēi huāng yě dà, tiān yuǎn mù jiāng chí.
地卑荒野大,天遠暮江遲。
shuāi jí nà néng jiǔ, yīng wú jiàn rǔ shí.
衰疾那能久,應無見汝時。
“地卑荒野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