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來禾黍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七十年來禾黍秋”全詩
大事竟為朋黨誤,遺民空嘆歲時遒。
乾坤恨入新豐酒,霜露寒侵季子裘。
食粟本同天下責,孤臣敢獨廢深憂!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北望感懷》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北望感懷》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望感懷
榮河溫洛帝王州,
七十年來禾黍秋。
大事竟為朋黨誤,
遺民空嘆歲時遒。
乾坤恨入新豐酒,
霜露寒侵季子裘。
食粟本同天下責,
孤臣敢獨廢深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對時局的感懷和憂慮之情。他以北望的方式,觀察著國家的狀況,感嘆著歲月的流轉和人民的遭遇。他認為大事被朋黨之爭所誤導,導致國家的榮耀淪為一片荒涼。遺民們只能空嘆歲月的匆匆,無法改變現狀。陸游對于國家的狀況感到憤恨,他認為乾坤之間的恩怨已經混入了新酒的香味中,寒霜和露水侵襲著他的季子裘。他深知作為一個孤臣,自己不敢獨自廢棄責任,因此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憂慮。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陸游對時局的擔憂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他通過北望的方式,象征著他對國家前途的關注和期待。詩中的榮河溫洛帝王州,是指當時的國家狀況,七十年來禾黍秋則是對歲月的流轉和農民的辛勤勞作的描繪。他對朋黨之爭的批評,表達了他對政治腐敗和權力斗爭的不滿。詩中的乾坤恨入新豐酒,霜露寒侵季子裘,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他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最后,他以孤臣敢獨廢深憂的態度,表達了自己對國家的忠誠和責任感。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時局的觀察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展現了陸游作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憂國憂民之情。
“七十年來禾黍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ěi wàng gǎn huái
北望感懷
róng hé wēn luò dì wáng zhōu, qī shí nián lái hé shǔ qiū.
榮河溫洛帝王州,七十年來禾黍秋。
dà shì jìng wèi péng dǎng wù, yí mín kōng tàn suì shí qiú.
大事竟為朋黨誤,遺民空嘆歲時遒。
qián kūn hèn rù xīn fēng jiǔ, shuāng lù hán qīn jì zǐ qiú.
乾坤恨入新豐酒,霜露寒侵季子裘。
shí sù běn tóng tiān xià zé, gū chén gǎn dú fèi shēn yōu!
食粟本同天下責,孤臣敢獨廢深憂!
“七十年來禾黍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