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巢東望知何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巢東望知何處”全詩
斷橋煙雨梅花瘦,絕澗風霜槲葉深。
末路清愁常袞袞,殘冬急景易駸駸。
故巢東望知何處,空羨歸鴉解滿林。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長木晚興》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木晚興》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沮水嶓山名古今,
聊將行役當登臨。
斷橋煙雨梅花瘦,
絕澗風霜槲葉深。
末路清愁常袞袞,
殘冬急景易駸駸。
故巢東望知何處,
空羨歸鴉解滿林。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陸游在沮水嶓山的景色和他內心的感受。詩人在行軍途中,來到了沮水嶓山,他決定登上山頂一覽眾山的壯麗景色。在山上,他看到了一座斷橋,被煙雨籠罩,梅花凋零瘦弱,槲樹葉子深深地覆蓋在絕壁的峽谷中。詩人感嘆著末路的清愁常常困擾著他,殘冬的景色變化迅速而急促。他向東望去,不知道故巢在何處,只能羨慕歸鴉自由自在地飛翔于滿林之間。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的變化和詩人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命運無常的思考。斷橋、煙雨、梅花、槲樹等意象都帶有凄涼和寂寞的色彩,與詩人內心的清愁相呼應。詩人的末路清愁與殘冬急景形成對比,突出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詩人對故巢的向往和羨慕,表達了對自由和歸屬感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轉變。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具有代表性,展示了陸游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故巢東望知何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ǎng mù wǎn xìng
長木晚興
jǔ shuǐ bō shān míng gǔ jīn, liáo jiāng xíng yì dāng dēng lín.
沮水嶓山名古今,聊將行役當登臨。
duàn qiáo yān yǔ méi huā shòu, jué jiàn fēng shuāng hú yè shēn.
斷橋煙雨梅花瘦,絕澗風霜槲葉深。
mò lù qīng chóu cháng gǔn gǔn, cán dōng jí jǐng yì qīn qīn.
末路清愁常袞袞,殘冬急景易駸駸。
gù cháo dōng wàng zhī hé chǔ, kōng xiàn guī yā jiě mǎn lín.
故巢東望知何處,空羨歸鴉解滿林。
“故巢東望知何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