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飛有底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飛有底急”全詩
可惜歡娛地,都非少壯時。
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
此意陶潛解,吾生后汝期。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可惜》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可惜》
花雨飛落,急如有底,老年渴望春天來臨卻無法實現。可惜年少享樂的地方,現在已經不適合。放寬心態應該是喝酒,但醉心于創作詩歌更勝一籌。陶淵明早已明白此道理,希望我今生能在行動上實現。
中文譯文:
花雨飛落,像是在趕時間一般。老年人渴望春天的到來,但無法實現。年輕時興致勃勃的地方,現在已不再適用。放寬心態應該是酒,但擺脫生活瑣事的最好方式是寫詩。這是陶淵明早已經明白的,希望我今天生命中能夠實現它。
詩意:
杜甫通過寫人的生命歷程來描述人對于年華流逝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憧憬。詩中通過對于年輕時興致勃勃的場所,如歡娛之地的描述,表達了時光不可倒流和后悔的情感,同時,作者提到的“放寬心態應該是酒,遣興莫過詩”,也表達了作者對于心靈自由的渴求以及對于詩歌創作的熱愛。
賞析:
這首詩歌傳達出了人生的哲理和對于年華流逝的感慨,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經典之作。在詩中作者巧妙地運用花雨的形象,將歲月的急躁和人生的短暫表達了出來,并點明了放寬心態和寫詩作為人生最好的解脫方式。在詩的結尾,作者還引用了陶淵明的名言,將這種感慨推向了更為深遠的境地,觸動人們的內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寄托著作者對于人生深刻的思考。
“花飛有底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ě xī
可惜
huā fēi yǒu dǐ jí, lǎo qù yuàn chūn chí.
花飛有底急,老去愿春遲。
kě xī huān yú dì, dōu fēi shào zhuàng shí.
可惜歡娛地,都非少壯時。
kuān xīn yìng shì jiǔ, qiǎn xìng mò guò shī.
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
cǐ yì táo qián jiě, wú shēng hòu rǔ qī.
此意陶潛解,吾生后汝期。
“花飛有底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