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人間足畏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況人間足畏途”全詩
今日溪頭慰心處,自尋白石養菖蒲。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若耶溪上》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若耶溪上》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微官元不直鱸魚,
何況人間足畏途。
今日溪頭慰心處,
自尋白石養菖蒲。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的不滿和對人世間繁雜紛擾的厭倦之情。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意:
《若耶溪上》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微官和人世間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的失望和對世俗紛擾的厭倦之情。詩中的溪水和白石成為了作者心靈的寄托和慰藉之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的不滿和對人世間繁雜紛擾的厭倦之情。首句“微官元不直鱸魚”,表達了作者對微不足道的官職的不滿,暗示了官場的腐敗和不公。接著,“何況人間足畏途”,進一步強調了人世間的艱難和困擾,以及對這種困擾的畏懼。
然而,在這個紛擾的世界中,作者在“今日溪頭慰心處”找到了一片寧靜和慰藉之地。最后兩句“自尋白石養菖蒲”,表達了作者尋求內心平靜和寧靜的愿望。白石和菖蒲都是象征純潔和寧靜的意象,通過與自然景物的交融,作者寄托了自己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對官場和人世間的批判,以及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的反思。它既是對社會現象的抨擊,也是對內心世界的尋求和呼喚。
“何況人間足畏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uò yé xī shàng
若耶溪上
wēi guān yuán bù zhí lú yú, hé kuàng rén jiān zú wèi tú.
微官元不直鱸魚,何況人間足畏途。
jīn rì xī tóu wèi xīn chù, zì xún bái shí yǎng chāng pú.
今日溪頭慰心處,自尋白石養菖蒲。
“何況人間足畏途”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