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父要皆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田父要皆去”全詩
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
田父要皆去,鄰家鬧不違。
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寒食》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寒食》是唐代杜甫的作品,描寫了寒食時江村的景象。現將詩詞翻譯為中文,然后解析其詩意和賞析。
詩詞《寒食》中文譯文:
寒食江村路,
風花高下飛。
汀煙輕冉冉,
竹日靜暉暉。
田父要皆去,
鄰家鬧不違。
地偏相識盡,
雞犬亦忘歸。
詩意:
《寒食》描繪了寒食節時江村的景色。寒食是一個重要的中國傳統節日,日期在清明節前一天,人們在這一天會去踏青墓地,并且禁止生火。詩中所描繪的寒食時,江村的路上飄落著風中的花瓣。汀煙從江水中升起,青竹下面陽光灑落。正當鄰居家庭要出門,喧鬧熱鬧,但是寡居的田父并沒有參與其中。同時,這個地方的人們相互之間也不再互相打擾,連雞狗都忘記了回家。
賞析:
《寒食》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寒食節時江村的寧靜與孤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描寫手法,如“風花高下飛”、“汀煙輕冉冉”等,使得整個詩篇如同一幅水墨畫般,給人以詩意盎然的美感。同時,詩中還通過對比的手法,突出了田父與鄰家的對比,寄寓了詩人的感慨和反思。詩人通過對平凡人物和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寂寥與孤獨的思考,以及寒食時的獨特景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個詩篇透露出淡淡的憂愁和對人情冷暖的思考,展現了杜甫的詩人氣質和超然情懷。
“田父要皆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shí
寒食
hán shí jiāng cūn lù, fēng huā gāo xià fēi.
寒食江村路,風花高下飛。
tīng yān qīng rǎn rǎn, zhú rì jìng huī huī.
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
tián fù yào jiē qù, lín jiā nào bù wéi.
田父要皆去,鄰家鬧不違。
dì piān xiāng shí jǐn, jī quǎn yì wàng guī.
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
“田父要皆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