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池蘋藻弄風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綠池蘋藻弄風漪”全詩
溝中木斷誰曾問,空里蓬征自不知。
金井梧桐生晝寂,綠池蘋藻弄風漪。
人生行樂從來事,此理何須更細推。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水亭偶題》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亭偶題》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涼亭里我閑散地拈起玉笛吹奏,十年來我疏放自由,不再追求名利。溝渠中的木頭斷了,誰曾問過它的去向,空中的蓬草也不知道自己的歸宿。金井旁的梧桐樹在白天靜靜生長,綠池中的蘋藻草搖曳生風起漣漪。人生的樂趣從來就是這樣,不需要過于深究。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在涼亭中吹奏玉笛,享受著寧靜和自由,不再被世俗的名利所困擾。他觀察到溝渠中的木頭斷裂,思考著它的去向,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像空中的蓬草一樣,不知道自己的歸宿。詩中還描繪了金井旁梧桐樹的生長和綠池中蘋藻草的搖曳,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色。最后,作者認為人生的樂趣就是這樣簡單而自然,不需要過于深究。
賞析:
《水亭偶題》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追求。詩中的涼亭、玉笛、溝渠、蓬草、金井、梧桐和綠池等形象描繪了自然界的美景,與作者內心的寧靜和自由相呼應。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作者表達了對繁雜世俗生活的厭倦,追求簡單自在的心境。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人生樂趣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寧靜和簡單生活的追求,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綠池蘋藻弄風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tíng ǒu tí
水亭偶題
liáng xiè xián niān yù dí chuī, shí nián shū fàng fù míng shí.
涼榭閑拈玉笛吹,十年疏放負明時。
gōu zhōng mù duàn shuí céng wèn, kōng lǐ péng zhēng zì bù zhī.
溝中木斷誰曾問,空里蓬征自不知。
jīn jǐng wú tóng shēng zhòu jì, lǜ chí píng zǎo nòng fēng yī.
金井梧桐生晝寂,綠池蘋藻弄風漪。
rén shēng xíng lè cóng lái shì, cǐ lǐ hé xū gèng xì tuī.
人生行樂從來事,此理何須更細推。
“綠池蘋藻弄風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