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簟何時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竹簟何時陳”全詩
老怯五更寒,重衾擁殘夢。
群虱方得意,飽血藏衣縫。
竹簟何時陳?紈扇殆無用。
長夏疊疊來,歲月疾飛鞚。
妄懷畎畝憂,太息欲誰控?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五月十日曉寒甚聞布谷鳴有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五月十日曉寒甚聞布谷鳴有感》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月十日的清晨,寒意濃厚,我聽到了布谷鳴叫,引發了一些感慨。破舊的褲子已經穿了很久,短褐衣服竟然還未送去修補。年老的我害怕五更時分的寒冷,厚重的被褥中擠滿了殘缺的夢境。身上的虱子似乎很得意,飽食了我的血液,藏匿在衣縫中。竹席何時才能鋪開?紈扇幾乎沒有用處。長夏一年又一年地來臨,歲月如飛馳的馬蹄。我胡亂擔憂著田地和農作物,嘆息著希望有人能控制這一切。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老人在五月十日的清晨感受到的寒冷和對歲月流逝的感慨。詩人通過描寫自己破舊的褲子和未修補的短褐衣服,表達了自己的貧困和無奈。他害怕寒冷,卻又無法擺脫被褥中的殘缺夢境。詩中的虱子象征著生活中的困擾和不幸,而竹席和紈扇則象征著詩人渴望的舒適和安寧。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時間的快速流逝和對未來的擔憂,希望有人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老人的生活困境和內心的焦慮。通過對物質生活的描寫,詩人展示了自己的貧困和無助,同時也反映了社會的不公和人生的無常。詩中的布谷鳴叫成為了詩人內心的觸動,引發了他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擔憂。整首詩詞以冷寒的氣氛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痛苦和對命運的無奈。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示了陸游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社會現實的敏銳觸覺。
“竹簟何時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yuè shí rì xiǎo hán shén wén bù gǔ míng yǒu gǎn
五月十日曉寒甚聞布谷鳴有感
bì kù jiǔ dāng tuō, duǎn hè jìng wèi sòng.
弊褲久當脫,短褐竟未送。
lǎo qiè wǔ gēng hán, zhòng qīn yōng cán mèng.
老怯五更寒,重衾擁殘夢。
qún shī fāng dé yì, bǎo xuè cáng yī fèng.
群虱方得意,飽血藏衣縫。
zhú diàn hé shí chén? wán shàn dài wú yòng.
竹簟何時陳?紈扇殆無用。
cháng xià dié dié lái, suì yuè jí fēi kòng.
長夏疊疊來,歲月疾飛鞚。
wàng huái quǎn mǔ yōu, tài xī yù shuí kòng?
妄懷畎畝憂,太息欲誰控?
“竹簟何時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