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凜悲秋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凜凜悲秋意”全詩
何日通燕塞,相看老蜀門。
東行應暫別,北望苦銷魂。
凜凜悲秋意,非君誰與論。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送裴五赴東川》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裴五赴東川》
故人亦流落,高義動乾坤。
何日通燕塞,相看老蜀門。
東行應暫別,北望苦銷魂。
凜凜悲秋意,非君誰與論。
譯文:
我的朋友也被命運所逼,高尚的忠義動搖了天地。
何時能打通燕山的關隘,相聚在老蜀門。
他東行了,我們應該暫時分離,我望著北方,傷心欲絕。
這凜冽的秋意令人悲傷,沒有你,誰能共同感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寫給他好友裴五的送別詩。詩人表達了對裴五流亡他鄉的遭遇和對他高尚忠義的敬佩。詩人的朋友裴五也像詩人一樣遭遇了不幸,被迫流落異鄉。詩人希望有一天能夠再度相聚,但此時只能暫時分別。詩人望著北方,感嘆著裴五的離去,內心深感悲涼。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裴五的不解與思念,只有裴五才能理解他心中的悲涼和凜冽的秋意。整首詩情感真摯,流露出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世事的感慨。
“凜凜悲秋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péi wǔ fù dōng chuān
送裴五赴東川
gù rén yì liú luò, gāo yì dòng qián kūn.
故人亦流落,高義動乾坤。
hé rì tōng yàn sāi, xiāng kàn lǎo shǔ mén.
何日通燕塞,相看老蜀門。
dōng xíng yīng zàn bié, běi wàng kǔ xiāo hún.
東行應暫別,北望苦銷魂。
lǐn lǐn bēi qiū yì, fēi jūn shuí yǔ lùn.
凜凜悲秋意,非君誰與論。
“凜凜悲秋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