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豁對吾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披豁對吾真”全詩
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塵。
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
天涯喜相見,披豁對吾真。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奉簡高三十五使君》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簡高三十五使君,
當代論才子,如公復幾人。
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塵。
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
天涯喜相見,披豁對吾真。
譯文:
我敬奉獻給高三十五使君,
當代稱贊的才子,像您這樣的人還有幾個。
駿馬開辟道路,雄鷹飛翔塵埃。
行色漸行漸近黃昏,友情變得愈發親密。
即使在天涯海角相見也是喜悅,心境寬廣與我相得益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寫給高三十五使君的一首贊詞。高三十五使君是當時有才華的人物,被杜甫稱為“當代論才子”,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崇敬。
詩中的“驊騮開道路”和“鷹隼出風塵”是比喻高才能在文學上的造詣,把他比作勇猛開拓進取的駿馬和高飛遠翔的雄鷹,顯示了他的才華和氣魄。
詩中的“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表達了他們之間長久的友情,年歲漸長,友誼更加深厚。
詩的最后兩句“天涯喜相見,披豁對吾真”表達了杜甫對高三十五使君的喜悅之情,即使在遙遠之地相見,也能感受到彼此之間的心靈契合和坦誠相待。
整首詩通過對高三十五使君的贊美和夸獎,表達了杜甫對他的尊敬和友誼之情,也展現了杜甫對人格真實和誠仁之美的追求。
“披豁對吾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jiǎn gāo sān shí wǔ shǐ jūn
奉簡高三十五使君
dāng dài lùn cái zǐ, rú gōng fù jǐ rén.
當代論才子,如公復幾人。
huá liú kāi dào lù, yīng sǔn chū fēng chén.
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塵。
xíng sè qiū jiāng wǎn, jiāo qíng lǎo gèng qīn.
行色秋將晚,交情老更親。
tiān yá xǐ xiāng jiàn, pī huō duì wú zhēn.
天涯喜相見,披豁對吾真。
“披豁對吾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