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貞觀事誰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開元貞觀事誰問”全詩
開元貞觀事誰問?溫洛榮河麈未清。
豐年猶有餓死慮,破屋自愛讀書聲。
刺經作制豈不美,無奈人間痛哭生!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雨夜嘆》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夜嘆》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雨何曾住一滴,
老夫危坐欲三更。
開元貞觀事誰問?
溫洛榮河麈未清。
豐年猶有餓死慮,
破屋自愛讀書聲。
刺經作制豈不美,
無奈人間痛哭生!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代的憂慮和對人生的思考。雨夜中,秋雨不停地下,象征著時光的流逝,老夫孤獨地坐在那里,心中充滿了憂慮。開元和貞觀是唐朝的兩個盛世,作者在問這個時代的輝煌究竟為誰所問津。溫洛榮河是指溫庭筠和洛陽城,麈是一種珍貴的動物,未能清洗干凈,象征著時代的污濁和社會的不公。豐年時節,人們仍然擔心餓死,破舊的房屋中,作者卻獨愛讀書的聲音。刺經作制指的是對經書的批判和對制度的反思,作者認為這是美好的事情,但無奈人間充滿了痛苦和哭泣。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雨夜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代的憂慮和對人生的思考。作者以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反映了社會的不公和人們的痛苦。詩中運用了象征手法,如秋雨、溫洛榮河和麈等,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表達力。作者對世事的反思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現了他的獨立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想,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開元貞觀事誰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yè tàn
雨夜嘆
qiū yǔ hé zēng zhù yī dī, lǎo fū wēi zuò yù sān gēng.
秋雨何曾住一滴,老夫危坐欲三更。
kāi yuán zhēn guān shì shuí wèn? wēn luò róng hé zhǔ wèi qīng.
開元貞觀事誰問?溫洛榮河麈未清。
fēng nián yóu yǒu è sǐ lǜ, pò wū zì ài dú shū shēng.
豐年猶有餓死慮,破屋自愛讀書聲。
cì jīng zuò zhì qǐ bù měi, wú nài rén jiān tòng kū shēng!
刺經作制豈不美,無奈人間痛哭生!
“開元貞觀事誰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