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向樗蒱齒上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向樗蒱齒上消”全詩
春從豆蔻梢頭老,日向樗蒱齒上消。
叢竹曉兼風力橫,高梧夜挾雨聲驕。
書生莫倚身常健,未畫凌煙鬢已凋。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寓舍書懷》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寓舍書懷》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茅舍中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借得茅齋近筰橋,
羈懷病思兩無聊。
春從豆蔻梢頭老,
日向樗蒱齒上消。
叢竹曉兼風力橫,
高梧夜挾雨聲驕。
書生莫倚身常健,
未畫凌煙鬢已凋。
詩詞的詩意是詩人借助茅舍和近旁的筰橋,表達了他內心的羈懷和病態思緒,感嘆自己的無聊和困頓。詩中描繪了春天從豆蔻花梢漸漸老去,太陽的光芒消逝在樗蒱樹的齒縫間。清晨,叢竹隨著微風搖曳,高大的梧桐樹在夜晚帶著雨聲自豪地挺立。詩人告誡書生不要依賴身體的健康,因為即使沒有畫上凌煙鬢的白發,青春已經凋零。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茅舍和筰橋象征著詩人的居所,而詩人的病態思緒則反映了他對生活的困惑和無聊。詩中的春天老去、太陽消逝和樗蒱樹的齒縫等形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感慨。叢竹和高梧樹的描繪則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驕傲。最后,詩人通過警示書生不要依賴青春和健康,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歲月流轉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生活的思考。它通過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描繪,引發人們對生命的珍惜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詩中的自然景物也給人以力量和驕傲的感受,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敬畏和贊美。整首詩詞以其深刻的詩意和獨特的表達方式,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日向樗蒱齒上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shè shū huái
寓舍書懷
jiè dé máo zhāi jìn zuó qiáo, jī huái bìng sī liǎng wú liáo.
借得茅齋近筰橋,羈懷病思兩無聊。
chūn cóng dòu kòu shāo tóu lǎo, rì xiàng chū pú chǐ shàng xiāo.
春從豆蔻梢頭老,日向樗蒱齒上消。
cóng zhú xiǎo jiān fēng lì héng, gāo wú yè xié yǔ shēng jiāo.
叢竹曉兼風力橫,高梧夜挾雨聲驕。
shū shēng mò yǐ shēn cháng jiàn, wèi huà líng yān bìn yǐ diāo.
書生莫倚身常健,未畫凌煙鬢已凋。
“日向樗蒱齒上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