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時別作謀生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它時別作謀生計”全詩
看燈雖幸新春健,無食猶懷卒歲憂。
稚子與翁俱襏襫,大兒出塞習兜鍪。
它時別作謀生計,賣藥惟當學伯體。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正月十六日送子虡至梅市歸舟示子遹》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正月十六日送子虡至梅市歸舟示子遹》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正月十六日,我送子虡到梅市,他要回舟。我給他看到山的盡頭,一片白雪覆蓋著。他穿著菟裘,隨身帶著一廛的財物。雖然看到了新春的燈火,他仍然憂心忡忡,因為他沒有足夠的食物度過這個年。我的小兒子和老人都穿著襏襫,而大兒子則出塞去練習戰斗技能。在其他時候,我們都是為了生計而努力,只有在賣藥時才能學習伯體的醫術。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正月十六日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家人離別的思念和對生活困境的憂慮。詩中通過描寫山的盡頭的白雪、菟裘和財物的提及,以及對新春燈火和食物的渴望,展現了作者對物質生活的關注和對家庭幸福的期盼。同時,通過描述小兒子和老人的著裝和大兒子的出塞,表達了家庭成員各自承擔的責任和為生計而努力的現實。最后,提到賣藥學習伯體的醫術,暗示了作者對于通過學習和努力改變命運的希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家庭在正月十六日的離別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作者對家人的深情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山的盡頭的白雪和新春燈火的對比,突出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憂慮。同時,通過對家庭成員的描寫,展現了不同角色在家庭中的分工和責任,以及他們為了生計而努力的現實。最后,通過提到賣藥學習伯體的醫術,表達了作者對于通過學習和努力改變命運的希望和追求。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家庭、生活和未來的思考和關注。
“它時別作謀生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g yuè shí liù rì sòng zi jù zhì méi shì guī zhōu shì zi yù
正月十六日送子虡至梅市歸舟示子遹
cè fǔ hái shān bái jìn tóu, yī chán suí fēn qì tú qiú.
策府還山白盡頭,一廛隨分葺菟裘。
kàn dēng suī xìng xīn chūn jiàn, wú shí yóu huái zú suì yōu.
看燈雖幸新春健,無食猶懷卒歲憂。
zhì zǐ yǔ wēng jù bó shì, dà ér chū sài xí dōu móu.
稚子與翁俱襏襫,大兒出塞習兜鍪。
tā shí bié zuò móu shēng jì, mài yào wéi dāng xué bó tǐ.
它時別作謀生計,賣藥惟當學伯體。
“它時別作謀生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