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白已光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衰白已光輝”全詩
幽棲誠簡略,衰白已光輝。
野外貧家遠,村中好客稀。
論文或不愧,肯重款柴扉。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范二員外邈、吳十侍御郁特枉駕闕展待,聊寄此》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范二員外邈、吳十侍御郁特枉駕闕展待,聊寄此》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范仲淹和吳令郁特雖然離去,但他們的聲名與品德仍然在人們心中留存。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范二員外邈,吳十侍御郁,特枉駕闕展待,聊寄此。
暫往比鄰去,空聞二妙歸。幽棲誠簡略,衰白已光輝。
野外貧家遠,村中好客稀。論文或不愧,肯重款柴扉。
**中文譯文:**
范仲淹像二員外一樣高遠,吳令郁卻像君主,特地駕車前來宴請,只是隨意寄送這首詩。
暫時出游至近鄰,卻只聽說范、吳二位仙逝。隱居幽靜之處確實清簡,年老容顏反而更加光華。
范、吳雖然在野外貧苦的家中,村中的好客卻很少。談論文章或許不足為奇,但愿能再次重回你們的門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范仲淹和吳令郁特為主題,通過對他們的贊美和懷念,表達了杜甫對兩位仙逝朋友的敬意和哀思。詩人將范仲淹比作“二員外”,將吳令郁比作“十侍御”,形象地描繪了他們的高遠品質和尊貴地位。這兩位朋友的離世令詩人感到空虛,但他認為他們的聲名和精神仍然在人們心中存在。
杜甫在詩中提到范仲淹的“暫往比鄰去”,表達了范仲淹離開世俗、隱居田園的高尚品德,同時也點明了他已經去世。詩中所稱的“二妙歸”指的是范仲淹和吳令郁。而“幽棲誠簡略,衰白已光輝”這句話,贊美了范仲淹的隱居生活,稱他的幽居生活雖然樸素,但年老后的智慧和光芒卻愈加熠熠生輝。
接下來,詩人又提到范仲淹和吳令郁在野外貧苦的家中,村中的好客稀少。這表現了他們的清廉和不謀取私利的品德,以及在逆境中堅守高尚品質的決心。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用“論文或不愧,肯重款柴扉”表達了對范仲淹和吳令郁文章才華的敬佩,認為即使是與他們相比,自己的才學也并不遜色。并希望能夠再次拜訪范、吳兩位仙逝的友人。
總之,這首詩通過對范仲淹和吳令郁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兩位朋友高尚品德和才華的贊美,同時也透露出他們的離世給詩人帶來的傷感和惋惜之情。
“衰白已光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àn èr yuán wài miǎo wú shí shì yù yù tè wǎng jià quē zhǎn dài, liáo jì cǐ
范二員外邈、吳十侍御郁特枉駕闕展待,聊寄此
zàn wǎng bǐ lín qù, kōng wén èr miào guī.
暫往比鄰去,空聞二妙歸。
yōu qī chéng jiǎn lüè, shuāi bái yǐ guāng huī.
幽棲誠簡略,衰白已光輝。
yě wài pín jiā yuǎn, cūn zhōng hào kè xī.
野外貧家遠,村中好客稀。
lùn wén huò bù kuì, kěn zhòng kuǎn chái fēi.
論文或不愧,肯重款柴扉。
“衰白已光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