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乞桃栽一百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奉乞桃栽一百根”全詩
河陽縣里雖無數,濯錦江邊未滿園。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蕭八明府堤處覓桃栽》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蕭八明府堤處覓桃栽,
春前為送浣花村。
河陽縣里雖無數,
濯錦江邊未滿園。
譯文:
我在蕭八明府的堤岸上尋找桃樹苗,
為了在春天來臨之前送往浣花村。
雖然河陽縣的種植桃樹的不計其數,
可是在濯錦江邊的還遠遠不夠種滿園子。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杜甫奉承明府贈送桃樹苗的情景。他要送來一百棵桃樹苗,但是明府的園子還沒有完全種滿桃樹。這首詩通過描寫明府家園的景象,暗示了杜甫對明府的崇敬和對明府家族的興旺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尋找桃樹苗的過程,透露出對明府的贊頌和對明府家族的繁榮的祝愿。河陽縣里'雖無數',顯示了種植桃樹的盛產,而濯錦江邊'未滿園'則表達了杜甫希望明府家園能夠更加繁榮和富有的心愿。整首詩意和諧,筆墨簡練,語言優美。通過對明府和家園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繁榮的向往和對明朝政權的崇敬之情。
“奉乞桃栽一百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o bā míng fǔ dī chù mì táo zāi
蕭八明府堤處覓桃栽
fèng qǐ táo zāi yī bǎi gēn, chūn qián wèi sòng huàn huā cūn.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為送浣花村。
hé yáng xiàn lǐ suī wú shù, zhuó jǐn jiāng biān wèi mǎn yuán.
河陽縣里雖無數,濯錦江邊未滿園。
“奉乞桃栽一百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