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無一物獻尊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囊無一物獻尊親”全詩
江山路遠羈離日,裘馬誰為感激人。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重贈鄭煉》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贈鄭藩,號稱魏陽先生。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715年-770年),字子美,自號杜陵,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
詩詞內容:此詩是杜甫寫給鄭子將離開時的贈送,表達了杜甫對鄭子將的感激之情。鄭子將離開時一無所有,但他對江山的忠誠卻讓杜甫由衷敬佩。
中文譯文:
重贈鄭煉,鄭子將行罷使臣,
囊無一物獻尊親。
江山路遠羈離日,
裘馬誰為感激人。
詩意:
杜甫在詩中表達了對鄭子將的深深感激之情。雖然鄭子將行罷使臣,離開時一無所有,但他對江山的忠誠卻讓杜甫由衷地敬佩。詩中表達了對真正忠誠、無私奉獻的人的贊美,并反思了現實中功利之心的盛行。
賞析:
這首詩詞表現了杜甫對鄭子將的贊美和敬佩之情。鄭子將離開時一無所有,但他對國家的忠誠和奉獻精神讓杜甫深為感動。詩中通過對情景的描寫和抒發自己的情感,把鄭子將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贊美他的忠誠和奉獻精神。詩詞中憑借簡練、深刻的語言和形象,表達了詩人對忠誠、奉獻的贊美之情,同時也提醒人們不要忽視那些默默奉獻的人和事。
總而言之,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鄭子將的感激之情,贊美了他的忠誠和奉獻精神。其中蘊含了對忠誠的推崇和對功利之心的反思,展示了詩人對現實的眷戀和對真正價值的追求。詩詞表達了人們對于那些默默奉獻的人和事的關注與贊美,引人深思。
“囊無一物獻尊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zèng zhèng liàn
重贈鄭煉
zhèng zǐ jiāng xíng bà shǐ chén, náng wú yī wù xiàn zūn qīn.
鄭子將行罷使臣,囊無一物獻尊親。
jiāng shān lù yuǎn jī lí rì, qiú mǎ shuí wèi gǎn jī rén.
江山路遠羈離日,裘馬誰為感激人。
“囊無一物獻尊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