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不獨如張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扁舟不獨如張翰”全詩
川合東西瞻使節,地分南北任流萍。
扁舟不獨如張翰,白帽還應似管寧。
寂寞江天云霧里,何人道有少微星。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嚴中丞枉駕見過》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嚴中丞枉駕見過》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詩人描繪了自己在江天云霧中的孤寂景象,表達了對時局的憂慮和對自身境遇的無奈。
詩中,嚴中丞是指嚴郢,唐代宰相,枉駕是指他乘坐馬車出行。詩人與嚴郢在郊外相遇,詩人問嚴郢是否在柳樹下尋找花朵,嚴郢卻告訴詩人他是出使的使節,東西川合,南北地分,任由漂流的水草。詩人通過對嚴郢的描寫,表現了自己的孤獨和無助。
詩人在詩中提到了張翰和管寧。張翰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他曾經乘船游覽,而詩人在這里把自己的船與張翰相比,說明自己的境遇更加凄涼。管寧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他以清廉自守而聞名,詩人將自己的白帽與管寧相比,暗示自己雖然也有清廉之心,但卻無法得到應有的回報。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描述了江天云霧的景象,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迷茫。他提問,云霧中是否有一顆微小的星星,暗示自己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中是否還有一絲希望。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對嚴郢、張翰、管寧的比較,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自身境遇的無奈。詩人在這種孤獨和迷茫中,希望能夠尋找到一絲微小的希望。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杜甫深沉的情感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扁舟不獨如張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 zhōng chéng wǎng jià jiàn guò
嚴中丞枉駕見過
yuán róng xiǎo duì chū jiāo jiōng, wèn liǔ xún huā dào yě tíng.
元戎小隊出郊坰,問柳尋花到野亭。
chuān hé dōng xī zhān shǐ jié,
川合東西瞻使節,
dì fēn nán běi rèn liú píng.
地分南北任流萍。
piān zhōu bù dú rú zhāng hàn, bái mào hái yīng shì guǎn níng.
扁舟不獨如張翰,白帽還應似管寧。
jì mò jiāng tiān yún wù lǐ, hé rén dào yǒu shǎo wēi xīng.
寂寞江天云霧里,何人道有少微星。
“扁舟不獨如張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