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迷棄底不成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蝶迷棄底不成雙”全詩
紅云夾路薔薇障,翠羽成層薜荔幢。
鶯語枝頭常盡日,蝶迷棄底不成雙。
閑人爛醉尋常事,中圣先判臥北窗。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家園賞花》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家園賞花》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首扁舟返舊邦,
逢春直欲倒千缸。
紅云夾路薔薇障,
翠羽成層薜荔幢。
鶯語枝頭常盡日,
蝶迷棄底不成雙。
閑人爛醉尋常事,
中圣先判臥北窗。
中文譯文:
白發蒼蒼的我乘著小船回到故鄉,
迎接春天的到來,我心中激動得仿佛要倒掉千缸美酒。
紅云夾道,薔薇叢中形成了一道屏障,
翠綠的羽毛像薜荔一樣層層疊疊地掛滿了枝頭。
鶯鳥的歌聲從枝頭不斷傳來,一直持續到日落,
蝴蝶迷失在花叢中,無法成雙成對。
閑散的人們沉醉在平凡的事物中,
而圣人卻能先知先覺地躺在北窗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家園賞花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春天的熱愛之情。詩人通過描繪家園中的花景,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盎然的景象。
詩的開頭,詩人以白發扁舟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年老返鄉的情景,同時也暗示了他對家園的深情厚意。接著,詩人用倒千缸的比喻來形容自己對春天的期待之情,表達了他內心的喜悅和激動。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家園中的花景。紅云夾道、薔薇叢中的障礙物,以及翠羽成層的薜荔幢,形象地描繪了花叢的繁茂和美麗。這些描寫不僅展示了春天的盛景,也表達了詩人對家園的眷戀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繪鶯鳥的歌聲和蝴蝶的迷失,表達了生活中的瞬息萬變和無常。鶯鳥的歌聲常常在枝頭響起,但很快就消失了,而蝴蝶則迷失在花叢中,無法成雙成對。這些描寫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以及詩人對于瞬息即逝的美好事物的感慨。
最后兩句,詩人以閑人爛醉和中圣先判的對比,表達了對于平凡生活和高尚境界的思考。閑人爛醉尋常事,暗示了人們常常迷失在瑣碎的事物中,而中圣則能夠超脫塵世,洞察事物的本質。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家園的花景,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對生活的思考和對高尚境界的追求。
“蝶迷棄底不成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 yuán shǎng huā
家園賞花
bái shǒu piān zhōu fǎn jiù bāng, féng chūn zhí yù dào qiān gāng.
白首扁舟返舊邦,逢春直欲倒千缸。
hóng yún jiā lù qiáng wēi zhàng, cuì yǔ chéng céng bì lì chuáng.
紅云夾路薔薇障,翠羽成層薜荔幢。
yīng yǔ zhī tóu cháng jǐn rì, dié mí qì dǐ bù chéng shuāng.
鶯語枝頭常盡日,蝶迷棄底不成雙。
xián rén làn zuì xún cháng shì, zhōng shèng xiān pàn wò běi chuāng.
閑人爛醉尋常事,中圣先判臥北窗。
“蝶迷棄底不成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三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