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村月上正三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村月上正三更”全詩
汝緣油盡眠差早,我亦尊空醉不成。
南陌金羈良自苦,北邙麟冢半無名。
書生事叢期千載,得喪從來未易評。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九月二十三夜小兒方讀書而油盡口占此詩示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月二十三夜小兒方讀書而油盡口占此詩示之》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徹骨貧來累始輕,
孤村月上正三更。
汝緣油盡眠差早,
我亦尊空醉不成。
南陌金羈良自苦,
北邙麟冢半無名。
書生事叢期千載,
得喪從來未易評。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貧窮的小孩在九月二十三夜讀書時,油燈用盡了,他只好用口誦讀。詩人通過這個場景,表達了自己對貧困生活的感受,以及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貧困孩子讀書的情景,通過對時間、地點和環境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貧困生活的深刻體驗。詩中的“徹骨貧來累始輕”表達了作者對貧困的切身感受,貧窮使得他對一切困難變得麻木。孤村的夜晚,月亮高掛,正是安靜讀書的好時光。然而,油燈用盡了,小孩只能用口誦讀,這種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知識的渴望和不畏困難的精神。
詩中還提到了南陌金羈和北邙麟冢,這兩個地名象征著社會的不公和不平等。南陌金羈指的是貧窮的書生,他們在南方的大街上艱難求學,受到社會的壓迫和苦難。北邙麟冢則指的是富貴的世家,他們享受著榮華富貴,卻沒有留下什么名聲。通過這兩個地名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貧困書生的同情。
最后兩句“書生事叢期千載,得喪從來未易評”表達了作者對書生命運的思考。書生的命運歷來艱辛,千百年來都是如此,而他們的得失和評價也從未容易。這句話反映了作者對書生命運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貧困孩子讀書的情景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貧困生活的感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它展現了作者對貧困書生的同情和對社會不公的不滿,同時也表達了對知識追求的堅持和對命運的思考。
“孤村月上正三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yuè èr shí sān yè xiǎo ér fāng dú shū ér yóu jǐn kǒu zhàn cǐ shī shì zhī
九月二十三夜小兒方讀書而油盡口占此詩示之
chè gǔ pín lái lèi shǐ qīng, gū cūn yuè shàng zhèng sān gēng.
徹骨貧來累始輕,孤村月上正三更。
rǔ yuán yóu jǐn mián chà zǎo, wǒ yì zūn kōng zuì bù chéng.
汝緣油盡眠差早,我亦尊空醉不成。
nán mò jīn jī liáng zì kǔ, běi máng lín zhǒng bàn wú míng.
南陌金羈良自苦,北邙麟冢半無名。
shū shēng shì cóng qī qiān zǎi, dé sàng cóng lái wèi yì píng.
書生事叢期千載,得喪從來未易評。
“孤村月上正三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