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故不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秋故不遠”全詩
登山猶健在,投檄太遲生。
滿意竹風冷,入懷溪月明。
清秋故不遠,回首憶蓴羹。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芒屨》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芒屨》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山時穿著草鞋,感嘆自己身體依然健壯,但投身時事卻已經晚了。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芒屨一雙青,筇枝九節輕。
登山猶健在,投檄太遲生。
滿意竹風冷,入懷溪月明。
清秋故不遠,回首憶蓴羹。
中文譯文:
一雙青色的草鞋,九節輕巧的竹杖。
登山時依然健壯,但投身時事已經太遲。
滿意地感受著竹林中的涼風,懷中的月亮明亮清冷。
清秋并不遙遠,回首時回憶起蓴羹的美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登山時的情景,表達了對自身身體健康的自豪感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芒屨和筇枝是象征著樸素和質樸的形象,代表著作者樸素的生活態度和堅韌的品質。作者登山時仍然感到健壯,但他意識到自己已經錯過了投身時事的時機,感嘆自己的行動已經太遲。
詩中的竹風和溪月是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欣賞。竹風的涼爽和溪月的明亮清冷,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清秋的到來并不遙遠,這里也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
最后一句回首憶蓴羹,是作者在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蓴羹是一種美味的湯羹,這里用來象征著過去的美好回憶。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個人經歷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
“清秋故不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áng jù
芒屨
máng jù yī shuāng qīng, qióng zhī jiǔ jié qīng.
芒屨一雙青,筇枝九節輕。
dēng shān yóu jiàn zài, tóu xí tài chí shēng.
登山猶健在,投檄太遲生。
mǎn yì zhú fēng lěng, rù huái xī yuè míng.
滿意竹風冷,入懷溪月明。
qīng qiū gù bù yuǎn, huí shǒu yì chún gēng.
清秋故不遠,回首憶蓴羹。
“清秋故不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