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親漸覺眼前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交親漸覺眼前稀”全詩
長松郁郁偃高蓋,新竹森森添舊圍。
沙徑雨余留鳥跡,柴門日落鎖煙扉。
放翁正倚蒲團穩,遼海從渠萬事非。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南堂脊記乃已三十年偶讀之悵然有感》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堂脊記乃已三十年偶讀之悵然有感》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南堂脊居住三十年的心情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住三山三十載,
交親漸覺眼前稀。
長松郁郁偃高蓋,
新竹森森添舊圍。
沙徑雨余留鳥跡,
柴門日落鎖煙扉。
放翁正倚蒲團穩,
遼海從渠萬事非。
詩詞的詩意是,作者在南堂脊居住了三十年,與親友的交往漸漸變得稀少。長松依舊郁郁蔥蘢,高大的樹冠覆蓋著屋頂,新竹也在舊圍墻中茁壯成長。沙徑上的雨水余波留下了鳥兒的足跡,柴門在太陽落山時鎖上了煙扉。作者坐在蒲團上,靠著放翁,心境穩定。遼闊的海洋從水渠中流過,萬事皆非。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南堂脊居住三十年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長松和新竹的生長象征著歲月的流轉,而沙徑上的鳥跡和柴門的關閉則暗示著人事的離別和孤獨。作者坐在蒲團上,倚著放翁,表現出一種淡然寧靜的心態,對世事的變遷保持著超脫的態度。最后一句“遼海從渠萬事非”則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紛繁復雜的看法,認為萬事皆為虛妄。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了陸游獨特的感慨和超脫情懷。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居住環境的描寫,詩詞傳達了一種深沉的哲理和對世事無常的領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交親漸覺眼前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táng jí jì nǎi yǐ sān shí nián ǒu dú zhī chàng rán yǒu gǎn
南堂脊記乃已三十年偶讀之悵然有感
yī zhù sān shān sān shí zài, jiāo qīn jiàn jué yǎn qián xī.
一住三山三十載,交親漸覺眼前稀。
cháng sōng yù yù yǎn gāo gài, xīn zhú sēn sēn tiān jiù wéi.
長松郁郁偃高蓋,新竹森森添舊圍。
shā jìng yǔ yú liú niǎo jī, zhài mén rì luò suǒ yān fēi.
沙徑雨余留鳥跡,柴門日落鎖煙扉。
fàng wēng zhèng yǐ pú tuán wěn, liáo hǎi cóng qú wàn shì fēi.
放翁正倚蒲團穩,遼海從渠萬事非。
“交親漸覺眼前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