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意清吟未須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作意清吟未須厭”全詩
露濕茭叢姑惡哭,煙深沙渚鷺鷥寒。
登臨每嘆乾坤大,強健猶應歲月寬。
作意清吟未須厭,如山殘稿後人看。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溪上夜釣》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溪上夜釣》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溪上夜釣
少時妄意學金丹,
八十溪頭把釣竿。
露濕茭叢姑惡哭,
煙深沙渚鷺鷥寒。
登臨每嘆乾坤大,
強健猶應歲月寬。
作意清吟未須厭,
如山殘稿後人看。
中文譯文:
年少時自以為有超凡脫俗的才能,妄想學習煉制金丹的法術,
現在已經八十歲高齡,依然在溪邊持著釣竿。
露水濕潤了茭草叢,青蛙在惡狠狠地嘶叫,
煙霧籠罩了沙洲,白鷺鳥在寒冷中苦苦支撐。
每次登高遠眺時,我感慨宇宙的廣闊無邊,
雖然身體強健,但歲月的寬容已經使我變得謙遜。
我依然懷著清雅的情懷吟詠,不會厭倦,
就像山間的殘稿,留給后人細細品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老年人在溪邊夜釣的情景,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意義的感悟。
詩的開頭,作者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對修煉金丹的妄想,暗示了年少輕狂和追求超凡脫俗的心態。然而,現在的他已經步入老年,仍然堅持著自己的愛好,把釣竿拿在手中。
接著,詩中描繪了夜晚的溪邊景色:茭草叢被露水浸濕,青蛙的叫聲讓人感到惡心,煙霧籠罩的沙洲上的白鷺鳥在嚴寒中苦苦支撐。這些描寫表現出寂靜和寒冷的氛圍,突出了作者孤獨的心境。
在第三、第四句中,作者登高遠望,感嘆宇宙的廣闊和自然界的壯麗。他意識到自己之前的妄想和追求與宇宙的浩瀚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歲月的流逝也使他變得更加謙遜。這種感慨表現出作者對時間的思考和對生命意義的思索。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依然懷有清雅的情懷,不厭倦地吟詠。他將自己比喻為山間的殘稿,留給后人細細品味。這里展示了作者對文學創作的堅持和希望能夠將自己的思想傳遞給后人的心愿。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自身經歷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在晚年對時間、生命和文學創作的思考。他通過自然景色的反襯,展示了歲月流轉和人生意義的主題。這首詩詞以淡泊的情懷和深沉的思考,表達了對生命的領悟和對文學創作的堅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感慨之情。
“作意清吟未須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shàng yè diào
溪上夜釣
shǎo shí wàng yì xué jīn dān, bā shí xī tóu bǎ diào gān.
少時妄意學金丹,八十溪頭把釣竿。
lù shī jiāo cóng gū è kū, yān shēn shā zhǔ lù sī hán.
露濕茭叢姑惡哭,煙深沙渚鷺鷥寒。
dēng lín měi tàn qián kūn dà, qiáng jiàn yóu yīng suì yuè kuān.
登臨每嘆乾坤大,強健猶應歲月寬。
zuò yì qīng yín wèi xū yàn, rú shān cán gǎo hòu rén kàn.
作意清吟未須厭,如山殘稿後人看。
“作意清吟未須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九艷 (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