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頭圍未易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子頭圍未易量”全詩
山人手段雖難及,老子頭圍未易量。
花插露沾那暇惜,塵侵鼠嚙卻須防。
裹時嬾復呼兒問,一匣菱花每在傍。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新裁道帽示帽工》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裁道帽示帽工》是陸游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故帽提攜二十霜,
別裁要作退居裝。
山人手段雖難及,
老子頭圍未易量。
花插露沾那暇惜,
塵侵鼠嚙卻須防。
裹時嬾復呼兒問,
一匣菱花每在傍。
中文譯文:
舊帽伴隨我走過了二十個寒冬,
如今要重新做一頂退隱的帽子。
雖然山中人的手藝難以超越,
但我年老的頭圍還沒變化。
插在花朵上的露水不可惜浪費,
防止塵土和老鼠啃咬是必須的。
在打包的時候懶得再次呼喚兒子問候,
一匣子的菱花總是在旁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陸游對自己年老退隱的心情的表達。詩人稱之為《新裁道帽示帽工》,表明他要重新做一頂新的道士帽子,以示自己即將退隱于世。他回顧了自己多年來的經歷,舊帽見證了他經歷過的寒冬歲月,而現在他要重新裁剪一頂適合退隱生活的帽子。
詩中提到“山人手段雖難及”,指的是山中人的手藝高超,自己難以匹敵。這可能是指向他在文學創作上的自謙之態度,也可以理解為對于追求道家的修行者的敬佩。
詩中還提到花插露沾不可惜,塵侵鼠嚙須防,暗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態度。他在退隱的生活中,不會對美好的事物浪費,同時也意識到自己需要保護自己免受外界的侵害。
最后幾句中的“裹時懶復呼兒問,一匣菱花每在傍”,表達了詩人漸漸變得懶散的心態。他不再像過去那樣呼喚兒子幫忙,而是自己處理日常事務。一匣菱花的存在可以被理解為他生活中的一點點歡樂,雖然年老,但依然有些許守望和寄托。
整首詩詞通過對帽子的象征意義的描繪,表達了陸游對自己退隱生活的思考和心情。詩人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自己的心境和態度傳達給讀者,展示了他深邃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老子頭圍未易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cái dào mào shì mào gōng
新裁道帽示帽工
gù mào tí xié èr shí shuāng, bié cái yào zuò tuì jū zhuāng.
故帽提攜二十霜,別裁要作退居裝。
shān rén shǒu duàn suī nán jí, lǎo zi tóu wéi wèi yì liàng.
山人手段雖難及,老子頭圍未易量。
huā chā lù zhān nà xiá xī, chén qīn shǔ niè què xū fáng.
花插露沾那暇惜,塵侵鼠嚙卻須防。
guǒ shí lǎn fù hū ér wèn, yī xiá líng huā měi zài bàng.
裹時嬾復呼兒問,一匣菱花每在傍。
“老子頭圍未易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