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岸煙迷耕處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斷岸煙迷耕處草”全詩
老僧赴供袈黎古,醉叟行歌罷亞秋。
斷岸煙迷耕處草,孤村雨送釣時舟。
龍泉不斸元無恨,莫放神光上斗牛。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野渡用前韻》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野渡用前韻》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十里平沙到渡頭,
溪山合向畫圖收。
老僧赴供袈黎古,
醉叟行歌罷亞秋。
斷岸煙迷耕處草,
孤村雨送釣時舟。
龍泉不斸元無恨,
莫放神光上斗牛。
中文譯文:
十里平沙到渡頭,
溪山融為一幅畫。
老僧前去供養佛,
醉叟唱歌度過秋。
農田邊煙霧迷蒙,
孤村雨中送釣舟。
龍泉水不斲向前,
不要把神光放上斗牛。
詩意和賞析:
《野渡用前韻》描繪了一個自然景觀和人物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詩的開頭描述了詩人到達一個渡口的場景,十里平沙讓人感受到廣袤的大地和無邊的空曠。溪山合向畫圖收,表達了自然山水融為一幅美麗的畫卷,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想象空間。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一個老僧和一個醉叟。老僧赴供袈黎古,表明老僧前去供養佛祖,展現了一種虔誠和宗教信仰的形象。醉叟行歌罷亞秋,描繪了一個醉酒歡歌的形象,表達了對宴飲歡樂的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農田和孤村。斷岸煙迷耕處草,通過描寫煙霧彌漫的農田,表現了農村的寧靜和寂寞。孤村雨送釣時舟,描繪了一個孤獨的漁船在雨中前行,給人以孤獨和無奈的感覺。
最后兩句是詩人的自述和思考。龍泉不斸元無恨,表達了詩人對于水流的理解和感悟,龍泉水不斲向前,意味著水流不停地向前流淌,沒有怨恨和不滿。莫放神光上斗牛,表達了詩人對于神圣事物的敬畏和警示,不要將神光放在低劣、俗俗的事物上。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展現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和追求。
“斷岸煙迷耕處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ě dù yòng qián yùn
野渡用前韻
shí lǐ píng shā dào dù tóu, xī shān hé xiàng huà tú shōu.
十里平沙到渡頭,溪山合向畫圖收。
lǎo sēng fù gōng jiā lí gǔ, zuì sǒu xíng gē bà yà qiū.
老僧赴供袈黎古,醉叟行歌罷亞秋。
duàn àn yān mí gēng chù cǎo, gū cūn yǔ sòng diào shí zhōu.
斷岸煙迷耕處草,孤村雨送釣時舟。
lóng quán bù zhǔ yuán wú hèn, mò fàng shén guāng shàng dòu niú.
龍泉不斸元無恨,莫放神光上斗牛。
“斷岸煙迷耕處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