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老病雖無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邊老病雖無力”全詩
江邊老病雖無力,強擬晴天理釣絲。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無泥。
只須伐竹開荒徑,倚杖穿花聽馬嘶。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中丞嚴公雨中垂寄見憶一絕,奉答二絕》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丞嚴公雨中垂寄見憶一絕,奉答二絕
雨映行宮辱贈詩,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邊老病雖無力,強擬晴天理釣絲。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無泥。
只須伐竹開荒徑,倚杖穿花聽馬嘶。
中丞嚴公在雨中垂下這首見憶之詩,回答兩首見憶之詩。
雨水映照著行宮,我把詩贈給了嚴公,他愿意赴野人之約。
江邊,年老多病的我雖然沒有力氣,但還是強行計劃在晴天去釣魚。
不知何時雨停晴天來臨,云彩散去,溪水清澈,白沙青石再無泥濘。
只要伐竹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我便倚著拐杖穿過花叢,聽馬嘶聲。
這首詩以雨中的情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向往和對生活的期待。盡管詩人年老多病,但他仍然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的行宮、江邊、竹林等景物,都展現出了詩人對自然的癡迷和對自由的追求。詩人希望能夠在晴天釣魚、聽馬嘶聲,享受自然的美好和寧靜。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未來的希望。
“江邊老病雖無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chéng yán gōng yǔ zhōng chuí jì jiàn yì yī jué, fèng dá èr jué
中丞嚴公雨中垂寄見憶一絕,奉答二絕
yǔ yìng xíng gōng rǔ zèng shī, yuán róng kěn fù yě rén qī.
雨映行宮辱贈詩,元戎肯赴野人期。
jiāng biān lǎo bìng suī wú lì, qiáng nǐ qíng tiān lǐ diào sī.
江邊老病雖無力,強擬晴天理釣絲。
hé rì yǔ qíng yún chū xī, bái shā qīng shí xiān wú ní.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無泥。
zhǐ xū fá zhú kāi huāng jìng, yǐ zhàng chuān huā tīng mǎ sī.
只須伐竹開荒徑,倚杖穿花聽馬嘶。
“江邊老病雖無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