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徑穿蒙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荒徑穿蒙密”全詩
隔城聞鶴唳,出戶逐螢光。
荒徑穿蒙密,遙空望莽蒼。
泉聲落環佩,肝肺為清涼。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夜行至白鹿泉上》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行至白鹿泉上》是宋代文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夜行至白鹿泉上
小雨病良已,新秋夜漸長。
隔城聞鶴唳,出戶逐螢光。
荒徑穿蒙密,遙空望莽蒼。
泉聲落環佩,肝肺為清涼。
譯文:
在夜晚來到白鹿泉上
細雨已經停了,初秋的夜晚漸漸變長。
隔著城墻聽見鶴鳴聲,走出家門追隨螢火蟲的光亮。
穿過荒涼的小徑,穿越迷霧的密林,
遙望著遼遠的蒼茫天空。
泉水聲音如環佩聲落下,給我的肝肺帶來清涼。
詩意:
這首詩以夜行至白鹿泉為背景,抒發了詩人對秋夜的感受和內心的情緒。詩人首先提到小雨已經停了,表示夜晚的雨過天晴,初秋的夜晚漸漸變長。詩人通過聽到城墻外傳來的鶴鳴聲,走出家門追隨著螢火蟲的光亮,展示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的追求。在穿過荒涼的小徑、穿越迷霧的密林的過程中,詩人遠望蒼茫的天空,表達了對無限廣闊的向往和思考。最后,詩人描述了泉水的聲音如環佩聲落下,給他的肝肺帶來清涼的感覺,可能是表達了他身臨自然之境時的寧靜與舒適。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現了陸游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的追求。詩人在夜晚來到白鹿泉上,透過細雨、鶴鳴、螢火蟲的光亮等元素,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幽靜而寧謐的境界。詩人借夜行之旅,傳達了他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宇宙秩序的思考。在穿越荒徑和望向蒼茫天空的過程中,詩人似乎能夠超越現實的局限,與自然融為一體,感受到寧靜和清涼的氛圍。
此外,詩中的泉聲如環佩聲落下的描寫,不僅給人以聽覺上的愉悅,更寓意著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舒適。整首詩以優美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勾勒出了一個優雅而恬靜的夜晚景象,給讀者帶來一種心靈的慰藉和思考空間。
總之,《夜行至白鹿泉上》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示了陸游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思考,呈現出一幅幽靜而寧謐的夜晚景象,給讀者帶來寧靜和舒適的感受。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被廣泛傳頌,被認為是陸游創作的代表之作,展現了他獨特的感悟和才華。
“荒徑穿蒙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xíng zhì bái lù quán shàng
夜行至白鹿泉上
xiǎo yǔ bìng liáng yǐ, xīn qiū yè jiàn zhǎng.
小雨病良已,新秋夜漸長。
gé chéng wén hè lì, chū hù zhú yíng guāng.
隔城聞鶴唳,出戶逐螢光。
huāng jìng chuān méng mì, yáo kōng wàng mǎng cāng.
荒徑穿蒙密,遙空望莽蒼。
quán shēng luò huán pèi, gān fèi wèi qīng liáng.
泉聲落環佩,肝肺為清涼。
“荒徑穿蒙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