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月雖佳嬾舉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月雖佳嬾舉觴”全詩
持送盤蔬還會否?與公新釀問端方。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以石芥送劉韶美禮部劉比釀酒勁甚因以為戲》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以石芥送劉韶美禮部劉比釀酒勁甚因以為戲》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石芥送劉韶美禮部劉比釀酒勁甚,
因以為戲,寫人與景。
長安官酒甜如蜜,風月雖佳嬾舉觴。
持送盤蔬還會否?與公新釀問端方。
譯文:
我以石芥送給劉韶美禮部劉比,他釀的酒非常烈,
因此我覺得這是一種戲謔,將人物和景物描繪在一起。
長安的官酒甜美如蜜,盡管風光美好,但懶得舉起酒杯。
我是否還能拿著盤中的蔬菜送去呢?與你一起釀造新的酒,來探究其中的奧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陸游在宋代寫的,表達了他對官酒和風月景色的感嘆,同時也透露出他對生活中的一些猶豫和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的長安官酒甜美如蜜,這是在贊美當時官府釀造的美酒的品質。然而,詩人卻表示自己懶得舉起酒杯,可能是因為他對官府的虛浮和功利心持有一定的懷疑和反感。這種對官酒的態度,也可以理解為對社會現象的一種諷刺,暗示官府的虛華與民眾的貧困之間的反差。
其次,詩中提到的風月雖佳嬾舉觴。這里的風月指的是美好的自然景色和閑適的生活環境。詩人用“嬾舉觴”來形容自己對這些美好事物的冷淡和懶散。這或許反映了他內心的矛盾和迷茫,他對于追求享受和追求真理之間的選擇感到困惑。
最后,詩中出現的持送盤蔬還會否?與公新釀問端方,表達了詩人對于生活中的變化和轉折的期待。他希望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與朋友一起探索新的可能性。這種對于變革和進步的追求,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自己內心的一種呼喚和尋求。
整首詩以寫景為主,通過對官酒和風月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象和個人境遇的思考和探索。詩人在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冷淡和對變革的渴望之間,展現了一種內心的矛盾和迷茫,也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風月雖佳嬾舉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 shí jiè sòng liú sháo měi lǐ bù liú bǐ niàng jiǔ jìn shén yīn yǐ wéi xì
以石芥送劉韶美禮部劉比釀酒勁甚因以為戲
cháng ān guān jiǔ tián rú mì, fēng yuè suī jiā lǎn jǔ shāng.
長安官酒甜如蜜,風月雖佳嬾舉觴。
chí sòng pán shū hái huì fǒu? yǔ gōng xīn niàng wèn duān fāng.
持送盤蔬還會否?與公新釀問端方。
“風月雖佳嬾舉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