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門金騕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爭門金騕褭”全詩
爁尾傳杯後,遨頭出郭前。
爭門金騕褭,滿野繡輜軿。
白發花邊醉,何妨似少年。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正月二日晨出大東門是日府公宴移忠院》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正月二日晨出大東門是日府公宴移忠院》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成都春事早,開歲已暄妍。
爁尾傳杯後,遨頭出郭前。
爭門金騕褭,滿野繡輜軿。
白發花邊醉,何妨似少年。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陸游在正月二日早晨從大東門出發,參加府公宴移忠院的情景。他欣賞著成都春天的美景,陽光明媚,春意盎然。他在宴會上享受著喝酒的樂趣,然后踏著輕松的步伐離開宴會,向城外的田野漫步。他注意到城門口有華麗的馬車排隊等候,車上裝飾著金色的飾品,繡著華麗的花紋。他自嘲地說,盡管年事已高,頭發已經花白,但他并不介意,因為他的心境依然年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陸游在春天的早晨出行的情景。詩中融入了大自然的景色和人物的形象,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美的感受。詩詞的節奏流暢自然,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給人以愉悅的感覺。
首先,詩人通過描述成都春天的美景,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悅和生機勃勃的感受。陽光明媚,春意盎然,給人一種溫暖和愉悅的感覺。
其次,在描繪宴會場景時,詩人運用了“爁尾傳杯”來形容酒席的熱鬧場景,展現了人們的歡樂和快樂。而“遨頭出郭前”則表達了詩人離開宴會,向外游走的心情,展現了他對自由和自在的追求。
接著,詩人以城門口的華麗馬車為形象,突出了富貴與浮華的對比。金騕褭、繡輜軿的描繪使人感受到車上的奢華和華麗,與詩人自嘲的白發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年齡和外貌的淡然,強調了內心的年輕和豁達。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色、宴會場景和自己內心感受的描繪,展示了作者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詩中融入了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表達,給人一種愉悅、輕松的感覺,體現了陸游獨特的詩歌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爭門金騕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g yuè èr rì chén chū dà dōng mén shì rì fǔ gōng yàn yí zhōng yuàn
正月二日晨出大東門是日府公宴移忠院
chéng dū chūn shì zǎo, kāi suì yǐ xuān yán.
成都春事早,開歲已暄妍。
làn wěi chuán bēi hòu, áo tóu chū guō qián.
爁尾傳杯後,遨頭出郭前。
zhēng mén jīn yǎo niǎo, mǎn yě xiù zī píng.
爭門金騕褭,滿野繡輜軿。
bái fà huā biān zuì, hé fáng shì shào nián.
白發花邊醉,何妨似少年。
“爭門金騕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