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白云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首白云間”全詩
不眠持漢節,何路出巴山。
小驛香醪嫩,重巖細菊斑。
遙知簇鞍馬,回首白云間。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九日奉寄嚴大夫》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奉寄嚴大夫》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所作,描述了他在巴山之險困與長期流浪的生活中的感受。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月初九日,應該是你憂慮思念的時候,經歷了長時間的冒險和艱難。我不眠不休地守著漢帝的節令,但卻不知道怎樣離開巴山之險地。在這小小的驛站里,有著香醇的酒和嫩綠的蔬菜;在這險峻的山巖間,有著細小的菊花斑駁。遙遠地知道你已經聚集了一群鞍馬,回首看去,只見白云飄蕩在山間。
詩意:
這首詩展示了杜甫的流放和艱苦生活的心情。他在九月初九這個日子里,正處于思念之情,因為這是一個有特殊意義的日子,但他卻經歷了許多冒險和困苦。他不眠不休地守衛著漢帝的節令,表現出對尊嚴和責任的堅守。然而,他卻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離開巴山的險地。在這艱難的處境中,他對生活中的一些細小愉悅產生了感慨,如小驛站里的美酒和蔬菜,山間的細菊花等。最后兩句表達了他遙遠地知道有人正在前來,可能是鞍馬的聲音,但當他回首看去,只見飄渺的白云,增添了一種無法捉摸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杜甫獨特的寫實風格表達了他流放和顛沛流離的心境。他通過描寫自己守護漢節、經歷艱險以及思念親人的情感,抒發了自己的苦悶和迷茫。詩中的小驛站和山間景色,與他的內心矛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人在逆境中尋找快樂和意義的努力。最后的兩句表達了他對未來的期待,但又透露出一種失落和無奈的情感,強化了整首詩的憂愁氛圍。這首詩以其深刻的情感、真實的寫實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展示了杜甫卓越的詩歌才華。
“回首白云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fèng jì yán dài fū
九日奉寄嚴大夫
jiǔ rì yīng chóu sī, jīng shí mào xiǎn jiān.
九日應愁思,經時冒險艱。
bù mián chí hàn jié, hé lù chū bā shān.
不眠持漢節,何路出巴山。
xiǎo yì xiāng láo nèn, zhòng yán xì jú bān.
小驛香醪嫩,重巖細菊斑。
yáo zhī cù ān mǎ, huí shǒu bái yún jiān.
遙知簇鞍馬,回首白云間。
“回首白云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