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無棄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圣朝無棄物”出自唐代杜甫的《客亭》,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shèng cháo wú qì wù,詩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圣朝無棄物”全詩
《客亭》
秋窗猶曙色,落木更天風。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
圣朝無棄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殘生事,飄零任轉蓬。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
圣朝無棄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殘生事,飄零任轉蓬。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客亭注釋
⑴猶曙色,到底還是天亮了。下三句寫秋曉之最。⑵宿霧,早晨的霧。因由前夜而來,故日宿。
⑶這兩句是矛盾的。自己并非沒有才德,如今卻老病成翁,這算什么“圣朝”?又哪能說 得上“無棄物”?杜甫往往使用這種說反話的矛盾手法來反映當時政治黑暗的真相。
⑷殘生,猶徐生。轉蓬,言人之飄零無定如蓬之轉,這是由憤慨而灰心絕望的話,碰著這 種“圣朝”,還有什么可說,這輩子只有隨它去了。其實這種飄零生活,對杜甫創作倒大有裨益。
客亭創作背景
此詩和《客夜》是同時之作。杜甫公元762年(唐寶應元年)秋,流落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臺)。這年七月,杜甫送嚴武還朝,一直送到綿州奉濟驛,正要回頭,適徐知道在成都作亂,只好避往梓州。途中作此詩。這時他的家仍住在成都草堂。“圣朝無棄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è tíng
客亭
qiū chuāng yóu shǔ sè, luò mù gèng tiān fēng.
秋窗猶曙色,落木更天風。
rì chū hán shān wài, jiāng liú sù wù zhōng.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
shèng cháo wú qì wù, lǎo bìng yǐ chéng wēng.
圣朝無棄物,老病已成翁。
duō shǎo cán shēng shì, piāo líng rèn zhuǎn péng.
多少殘生事,飄零任轉蓬。
“圣朝無棄物”平仄韻腳
拼音:shèng cháo wú qì wù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圣朝無棄物”的相關詩句
“圣朝無棄物”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圣朝無棄物”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圣朝無棄物”出自杜甫的 《客亭》,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