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復非阡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亦復非阡眠”全詩
晨起坐堂上,散若飛鳥翩,昔時可藏鴉,今欲不庇蟬。
顧視庭中草,亦復非阡眠。
百谷秋皆成,是謂造化權。
豈為草木計,而欲求兩全?物理貴見微,勇退差為賢。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七月十一日見落葉》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月十一日見落葉》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葉雕非一日,盛夏則已然,
一葉復一葉,及此搖落天。
晨起坐堂上,散若飛鳥翩,
昔時可藏鴉,今欲不庇蟬。
顧視庭中草,亦復非阡眠。
百谷秋皆成,是謂造化權。
豈為草木計,而欲求兩全?
物理貴見微,勇退差為賢。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七月十一日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盛夏時節的落葉景象,并以此抒發了作者對自然變化和人生境遇的思考。詩中表達了對物理規律的敬畏與對人生智慧的探索。
賞析:
這首詩詞以落葉為主題,通過描繪葉子的飄零,表達了時間的推移和自然界的變化。作者以葉子的飄散來暗喻人生的無常和變化,葉子從樹上搖落下來,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詩中使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將葉子的飄落與時間的流逝相呼應,強調了事物的無常和變化。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從個人的角度出發,轉而關注自己的生活和境遇。作者觀察庭院中的草木,感嘆它們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季節變化而生長和凋落。這種對自然規律的觀察使作者進一步思考人生的變化和命運的無常。
最后兩句“物理貴見微,勇退差為賢”是作者對人生的深入思考和精神追求的總結。作者認為在面對人生的變化和不確定性時,應該學會觀察微小的細節,勇敢地退讓和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這樣才能在變化中保持智慧和賢德。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象,抒發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化的思考,同時表達了對于智慧和人生態度的主張。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陸游獨特的哲學思想和對人生的思索,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意義。
“亦復非阡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yuè shí yī rì jiàn luò yè
七月十一日見落葉
yè diāo fēi yī rì, shèng xià zé yǐ rán, yī yè fù yī yè, jí cǐ yáo luò tiān.
葉雕非一日,盛夏則已然,一葉復一葉,及此搖落天。
chén qǐ zuò táng shàng, sàn ruò fēi niǎo piān, xī shí kě cáng yā, jīn yù bù bì chán.
晨起坐堂上,散若飛鳥翩,昔時可藏鴉,今欲不庇蟬。
gù shì tíng zhōng cǎo, yì fù fēi qiān mián.
顧視庭中草,亦復非阡眠。
bǎi gǔ qiū jiē chéng, shì wèi zào huà quán.
百谷秋皆成,是謂造化權。
qǐ wèi cǎo mù jì, ér yù qiú liǎng quán? wù lǐ guì jiàn wēi, yǒng tuì chà wèi xián.
豈為草木計,而欲求兩全?物理貴見微,勇退差為賢。
“亦復非阡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