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鷹聲作嬰兒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雛鷹聲作嬰兒啼”全詩
伐薪歸來遇急雨,石路下山如踏梯。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山村書所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村書所見》是宋代文人陸游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山村的景物和生活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詩詞中描述了幾個具體的場景,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山村的景色和氛圍。首先,詩人提到老枳垂藤晝常黑,這里的"老枳"指的是一種植物,它的藤蔓垂掛下來,使得白天的山村顯得陰暗。接著,詩人用雛鷹的聲音比喻山村中的嬰兒啼哭聲,形象地描繪了山村的寧靜和平凡。
接下來的兩句詩描述了詩人在山村中的一次經歷。詩人在伐薪之后歸來時遇到了急雨,這里的伐薪可以理解為詩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勞作。急雨使得回家的路變得泥濘,石路下山就像踩著梯子一樣困難。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老枳垂藤晝常黑,
雛鷹聲作嬰兒啼。
伐薪歸來遇急雨,
石路下山如踏梯。
詩詞的意境表現了山村的靜謐和平凡,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感悟。老枳垂藤晝常黑的描繪了山村中的陰暗,暗示了山村質樸的生活環境。而將雛鷹的聲音與嬰兒啼哭聲相比較,傳遞了山村寧靜和平凡的氛圍。這兩句詩揭示了山村的自然與人文之美,以及其中蘊含的生活哲理。
詩的后兩句則展示了詩人在山村中的親身經歷。伐薪歸來遇急雨,描寫了詩人日常生活中的勞作和不易。急雨使得回家的路變得泥濘,石路下山如踏梯,形象地表達了困難和艱辛。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展示了自然環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以及人們在困境中堅持前行的勇氣與堅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展示了山村的景色和生活場景,并傳遞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它呈現了一種質樸、淳樸的生活狀態,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在困境中堅持和奮斗的精神。
“雛鷹聲作嬰兒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cūn shū suǒ jiàn
山村書所見
lǎo zhǐ chuí téng zhòu cháng hēi, chú yīng shēng zuò yīng ér tí.
老枳垂藤晝常黑,雛鷹聲作嬰兒啼。
fá xīn guī lái yù jí yǔ, shí lù xià shān rú tà tī.
伐薪歸來遇急雨,石路下山如踏梯。
“雛鷹聲作嬰兒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