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不住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看不住心”全詩
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陰。
傳燈無白日,布地有黃金。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望牛頭寺》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牛頭寺》是杜甫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寫了詩人望著牛頭寺遠眺的景象,表達了對宗教信仰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并通過以寺廟為背景,寄托了詩人對社會的擔憂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
詩中描述了詩人望著牛頭寺的情景,他看到寺廟被群山環繞,登上梯子攀爬而上,通往幽深的地方。春天的景色如翻涌的浪花般在山外飄浮,天河也在寺廟的殿宇里居住。寺廟里沒有白日的傳燈,但金黃的佛地上卻布滿了黃金。詩人嘆息不再與世沉浮,回首望著這一切無法控制的命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牛頭見鶴林,梯逕繞幽深。
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陰。
傳燈無白日,布地有黃金。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這首詩通過對寺廟景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宗教信仰和人生的思考。牛頭寺位于山中,梯道環繞,人們需要爬上陡峭的山路才能到達寺廟。詩人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飄浮在山外,天河居住在寺廟里,表達了對自然界的贊美和敬畏之情。詩中提到寺廟里沒有白日的傳燈,暗示著寺廟雖然充滿了宗教的神秘感,但也可能與現實世界的光明相隔絕。然而,寺廟地面覆蓋著金黃的黃金,暗示著宗教信仰帶來的物質財富。最后,詩人感嘆自己不再放縱地作狂歌,回顧過去卻無法停駐住自己的內心。
這首詩通過對寺廟的描寫,寄托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憂慮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詩人在描寫寺廟景象的同時,反思了自身的身份和處境,表達了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整首詩以詩人的觀察和感受為主線,通過描繪寺廟的景象和宗教信仰的圖景,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和個人境遇的矛盾心理和精神困頓。
“回看不住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niú tóu sì
望牛頭寺
niú tóu jiàn hè lín, tī jìng rào yōu shēn.
牛頭見鶴林,梯逕繞幽深。
chūn sè fú shān wài, tiān hé sù diàn yīn.
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陰。
chuán dēng wú bái rì, bù dì yǒu huáng jīn.
傳燈無白日,布地有黃金。
xiū zuò kuáng gē lǎo, huí kàn bú zhù xīn.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回看不住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