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獨自成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幽獨自成愁”全詩
衰遲亦可嘆,幽獨自成愁。
斗柄垂江渚,笳聲下戌樓。
我惟詩思在,從此亦宜休!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夜中獨步庭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中獨步庭下》是宋代文學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月明如畫,
江風冷借秋。
衰遲亦可嘆,
幽獨自成愁。
斗柄垂江渚,
笳聲下戌樓。
我惟詩思在,
從此亦宜休!
詩意:
這首詩以夜晚為背景,詩人獨自在庭院中漫步。詩人觀賞著山中明亮如畫的月光,感受著江風漸漸變冷,借景描繪了秋天的氛圍。詩人在這寂靜的夜晚感嘆衰老和時光的流逝,也感嘆自己的孤獨和憂愁。他看到斗柄(星宿)懸掛在江邊的渚上,聽到笳聲從戌樓傳來。詩人認為自己唯一的寄托就是詩思,從此以后也應該安心地休息了。
賞析:
這首詩以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著稱。詩人通過描繪山月明亮如畫、江風冷涼的景象,將讀者帶入一個寂靜而凄美的夜晚。詩人以衰老和時光流逝的感嘆,表達了對歲月流轉的無奈和感慨,同時也突顯了人生的短暫與脆弱。詩人將自己的孤獨和憂愁與庭院中的景物相映襯,使得詩情更加深沉。詩中的斗柄和笳聲,象征著古代的戰爭和辛酸,呼應了詩人內心的蒼涼和無奈。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唯一的寄托是詩思,這是他在孤獨與憂愁中的一種情感宣泄和精神寄托。從此以后,詩人認為應該安心地休息了,意味著他對人世間的紛擾和煩憂的厭倦,也暗示了詩人對人生的一種超脫和解脫。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而宏大的主題,充滿了對生命和人性的思考,給讀者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和回味。
“幽獨自成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zhōng dú bù tíng xià
夜中獨步庭下
shān yuè míng rú huà, jiāng fēng lěng jiè qiū.
山月明如畫,江風冷借秋。
shuāi chí yì kě tàn, yōu dú zì chéng chóu.
衰遲亦可嘆,幽獨自成愁。
dǒu bǐng chuí jiāng zhǔ, jiā shēng xià xū lóu.
斗柄垂江渚,笳聲下戌樓。
wǒ wéi shī sī zài, cóng cǐ yì yí xiū!
我惟詩思在,從此亦宜休!
“幽獨自成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