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發垂肩蓬不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短發垂肩蓬不櫛”全詩
一規忽見寒璧升,萬頃坐嘆溶銀溢。
哀哀姑惡訴何苦,熠熠螢火光自失。
葦低時見小艇過,水響遙知大魚出。
銅壼玉酒我徑醉,短發垂肩蓬不櫛。
緩篙溯月勿遽行,坐待湘妃鼓瑤瑟。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月中過蜻蜓浦》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月中過蜻蜓浦》是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空的光芒與水面的顏色融為一體,
船只離開西城,太陽還未完全落下。
突然看到寒冰升起,我坐在萬頃銀色水面上嘆息。
悲傷的哀號,為了什么而訴說?閃爍的螢火自己迷失了光芒。
當蘆葦低垂時,我看見小船經過,水聲遠遠傳來,知道大魚出現了。
我喝著銅壺里的玉酒,一路醉了過去,短發垂在肩上,像荒野一樣不梳理。
慢慢地劃槳,不要匆忙前行,坐等湘妃敲響瑤瑟。
詩意:
《月中過蜻蜓浦》描繪了一幅夜晚月光下的水鄉景象。詩人乘船行至蜻蜓浦,看到天空和水面交融成一片,夕陽尚未完全沉落。他突然看到寒冰升起,面對著廣闊的銀色水面,產生了悲嘆之情。詩中也表達了詩人對人間痛苦的思考,以及對閃爍的螢火和水中生物的觀察。最后,詩人陶醉在美景之中,悠然劃船,等待著湘妃敲響瑤瑟的聲音。
賞析:
《月中過蜻蜓浦》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夜晚水鄉的景色,展現了陸游獨特的感悟和思考。詩人通過描述天空、水面和夕陽的景象,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融為一體,展示了對自然美的感受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他在面對廣闊的水面時,突然看到寒冰升起,表達了對瞬息萬變的世界的感慨和無奈。詩中的螢火和大魚的形象,反映了生命的多樣性和不可捉摸的特性。最后,詩人以自在悠閑的心態劃船,等待著湘妃敲響瑤瑟的聲音,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寧靜自在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展現了陸游獨特的感悟和情感,具有深遠的思想內涵,給人以靜謐、沉思的美感體驗。
“短發垂肩蓬不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zhōng guò qīng tíng pǔ
月中過蜻蜓浦
tiān guāng shuǐ sè hé wéi yī, zhōu chū xī chéng yóu luò rì.
天光水色合為一,舟出西城猶落日。
yī guī hū jiàn hán bì shēng, wàn qǐng zuò tàn róng yín yì.
一規忽見寒璧升,萬頃坐嘆溶銀溢。
āi āi gū è sù hé kǔ, yì yì yíng huǒ guāng zì shī.
哀哀姑惡訴何苦,熠熠螢火光自失。
wěi dī shí jiàn xiǎo tǐng guò, shuǐ xiǎng yáo zhī dà yú chū.
葦低時見小艇過,水響遙知大魚出。
tóng kǔn yù jiǔ wǒ jìng zuì, duǎn fā chuí jiān péng bù zhì.
銅壼玉酒我徑醉,短發垂肩蓬不櫛。
huǎn gāo sù yuè wù jù xíng, zuò dài xiāng fēi gǔ yáo sè.
緩篙溯月勿遽行,坐待湘妃鼓瑤瑟。
“短發垂肩蓬不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