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卷丹經盡糟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卷丹經盡糟粕”全詩
攜女數千行問法,腰錢鉅萬仍騎鶴。
豈知此事不兩得,芻豢何可參毒藥?野狐出林作百態,擊下髑髏渠自怍。
老氏五千本清靜,楊雄太玄惟寂寞。
但能於此尊所聞,萬卷丹經盡糟粕。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憫俗》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憫俗》
作者:陸游(宋代)
蚩蚩之氓不自覺,
顧笑吾曹安淡薄。
攜女數千行問法,
腰錢鉅萬仍騎鶴。
豈知此事不兩得,
芻豢何可參毒藥?
野狐出林作百態,
擊下髑髏渠自怍。
老氏五千本清靜,
楊雄太玄惟寂寞。
但能於此尊所聞,
萬卷丹經盡糟粕。
中文譯文:
庸俗之人不自覺,
看著嘲笑我們的淡泊。
帶著女兒行萬里問法,
雖然腰包鼓鼓萬貫,卻仍騎著仙鶴。
豈知這種行為不會雙得,
俗務如何能參透玄機?
野狐從林中出現,展示百種妖態,
擊落骷髏的人自顧自得意。
古人五千卷經書寂靜無為,
楊雄的太玄詩思卻孤寂無伴。
只有能夠從這尊酒杯所聽到的,
萬卷丹書都成了廢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陸游對社會庸俗之風的不滿和對傳統文化瑕疵的批評。詩中以對比的手法,展現了庸俗之人和淡泊者的差異,抨擊了追求功利和享樂的俗世態度。
詩的開頭,作者描述了庸俗之人的無知和自以為是,對淡泊者的嘲笑和輕蔑。接著,他以女兒的形象,象征著他們追求名利的行為,即使他們財富充裕,卻仍然追隨虛幻的仙鶴。這種追求虛幻的追求被作者認為是不明智的。
在下一節,作者批評了庸俗之人對于真正的智慧和道德的無視。他用"芻豢"(指生活瑣事)和"毒藥"(指俗世迷惑)來比喻庸俗之人沉迷于庸俗的瑣事和追逐功名利祿,而無法領悟到真正的智慧和內涵。
接下來,作者以"野狐"的形象,象征著庸俗之人的多變和做作。他們為了個人利益而展示各種妖魅的形態,卻忽視了自己的墮落和愚蠢。
在詩的結尾,作者以"老氏五千本清靜"和"楊雄太玄惟寂寞"來表達對于傳統文化的失望。他認為古人留下的眾多經書已經被庸俗之風所玷污,真正的智慧已經變得虛無縹緲。作者強調,真正的智慧只能在淡泊中體悟,而那些繁瑣的世俗事務只是虛妄的糟粕。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的手法,以淡泊者的立場來批判庸俗之風。作者表達了對庸俗之風的不滿和對真正智慧的追求。他認為庸俗之人追求名利和享樂,卻無法領悟到真正的智慧和內涵。他對庸俗之人的嘲笑和批評體現了他對于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人們盲目追求功利的警示。
作者通過描繪庸俗之人的形象,如攜女遠行、腰錢鼓鼓仍騎鶴等,以及對庸俗行為的批判,如芻豢何可參毒藥、野狐出林作百態等,突顯了庸俗之風的荒謬和虛妄。而他將庸俗之人與真正的智慧和內涵相對比,如老氏五千本清靜、楊雄太玄惟寂寞等,表達了他對于傳統文化的失望和對真正智慧的追求。
整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于社會的批判精神和對真正智慧的渴望。他通過對庸俗之人和淡泊者的對比,表達了對于庸俗之風的不滿和對于傳統文化的憂慮。詩中的意象生動且富有表現力,通過形象的描繪和對比的手法,傳遞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萬卷丹經盡糟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ǐn sú
憫俗
chī chī zhī máng bù zì jué, gù xiào wú cáo ān dàn bó.
蚩蚩之氓不自覺,顧笑吾曹安淡薄。
xié nǚ shù qiān xíng wèn fǎ, yāo qián jù wàn réng qí hè.
攜女數千行問法,腰錢鉅萬仍騎鶴。
qǐ zhī cǐ shì bù liǎng de, chú huàn hé kě cān dú yào? yě hú chū lín zuò bǎi tài, jī xià dú lóu qú zì zuò.
豈知此事不兩得,芻豢何可參毒藥?野狐出林作百態,擊下髑髏渠自怍。
lǎo shì wǔ qiān běn qīng jìng, yáng xióng tài xuán wéi jì mò.
老氏五千本清靜,楊雄太玄惟寂寞。
dàn néng yú cǐ zūn suǒ wén, wàn juàn dān jīng jǐn zāo pò.
但能於此尊所聞,萬卷丹經盡糟粕。
“萬卷丹經盡糟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