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豈愛吾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亦豈愛吾廬”全詩
凡草猶當養,芳蘭可得鋤?初非治一室,亦豈愛吾廬。
暮境雖云迫,心期故有余。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葺小圃及東齋》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葺小圃及東齋》是宋代文學家陸游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翁作園沼,安樂及禽魚。
凡草猶當養,芳蘭可得鋤?
初非治一室,亦豈愛吾廬。
暮境雖云迫,心期故有余。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山中老翁修建園池,讓禽魚在其中安樂的情景。詩人思考著,即使是普通的草木也需要被呵護,那么美麗的蘭花豈不更值得用心去照料呢?雖然開始時不是為了修治自己的房舍,但是詩人并不愛惜自己的住處。盡管周圍環境在黃昏時分似乎變得緊迫,但詩人的內心仍然有著希望與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山中的園池景觀為背景,通過對草木和蘭花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事物的關懷和呵護之情。詩中的山翁通過修建園池,創造了一個安樂祥和的環境,讓禽魚得到滋養與安撫。詩人思考,即使是普通的草木也需要被養護,那么更加美麗的蘭花就更值得被細心呵護了。這種關懷之情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敬畏與熱愛。
接著,詩人轉而表達了對于自己住處的態度。他說,初開始時,修建園池并不是為了治理自己的房舍,但這并不代表他不愛惜自己的住處。這種表述顯示了詩人對自己生活環境的淡泊與豁達。
最后,詩人以暮色下山的景象作為結尾,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盡管周圍環境在黃昏時分似乎變得緊迫,但詩人的內心仍然懷有希望和追求。這種心境的堅定與執著展示了詩人的人生態度和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山中園池的景觀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關懷、對生活環境的淡泊與豁達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和追求。它展現了陸游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對生命、自然的思考。
“亦豈愛吾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ì xiǎo pǔ jí dōng zhāi
葺小圃及東齋
shān wēng zuò yuán zhǎo, ān lè jí qín yú.
山翁作園沼,安樂及禽魚。
fán cǎo yóu dāng yǎng, fāng lán kě dé chú? chū fēi zhì yī shì, yì qǐ ài wú lú.
凡草猶當養,芳蘭可得鋤?初非治一室,亦豈愛吾廬。
mù jìng suī yún pò, xīn qī gù yǒu yú.
暮境雖云迫,心期故有余。
“亦豈愛吾廬”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