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頹然自適還終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頹然自適還終日”全詩
爐紅氈暖不出戶,木落窗明常讀書。
浮蟻撇嘗人散後,蹲鴟煨熟雪飛初。
頹然自適還終日,殊勝隆中臥草廬。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新治火閣》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治火閣》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老子今朝喜有余,
房櫳新畢得安居。
爐紅氈暖不出戶,
木落窗明常讀書。
浮蟻撇嘗人散後,
蹲鴟煨熟雪飛初。
頹然自適還終日,
殊勝隆中臥草廬。
中文譯文:
我這位老子今天很欣喜,
住所的房梁剛剛建好,我得以安居。
火爐的紅炭溫暖,氈子上坐著,不必出門,
窗外的樹木已經落盡,窗明幾凈,我常在那里讀書。
螞蟻們匆匆離去,人們散場之后,
烏鴉停在爐邊取暖,雪花剛開始飛落。
我頹然自得地過著整整一天,
這樣的安逸比起朝廷的高位,更勝一籌,我躺在草屋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富有哲理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陸游的生活情境和內心感受。詩中的“老子”是指詩人自己,這里并非指老子道家的創始人。詩人表達了對現狀的滿足和對簡樸生活的追求。
第一句“老子今朝喜有余”表達了詩人對目前生活的滿足和喜悅之情。他在新建的房屋里找到了安居之所,喜歡在這里靜心讀書。第二句“爐紅氈暖不出戶,木落窗明常讀書”描繪了室內溫暖舒適的環境,窗外的景色清明,使詩人能夠專心地讀書。
接下來的兩句“浮蟻撇嘗人散後,蹲鴟煨熟雪飛初”通過描繪螞蟻離去和烏鴉在火爐邊取暖的畫面,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更替。螞蟻離去,人們散場,烏鴉在寒冷初雪中尋找溫暖。這里也可以理解為人事的繁忙漸漸遠離,而詩人靜心讀書,安逸自在。
最后兩句“頹然自適還終日,殊勝隆中臥草廬”表達了詩人的生活態度。他頹然自得地過著整整一天,享受著寧靜和自在,認為這樣的生活勝過朝廷高位的繁忙。他選擇臥在草屋中,表達了對樸素生活的向往和對功名利祿的超越。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生活境遇和內心感受,表達了對簡樸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繪,詩人將讀書、安逸和清靜與世俗的繁忙和功名利祿相對照,表達了對內心平靜和自由的追求。整體上,這首詩流露出一種對于樸素生活的向往和對功名利祿的超越,傳遞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詩人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細微而平凡的事物的觀察和描繪,展示了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悟,以及對內心寧靜與自由的追求。這種追求在宋代文人的生活觀念中是較為常見的,也反映了一種對于世俗繁雜的厭倦和對于內心自由的渴望。整首詩情感平和,語言簡潔明快,通過對細節的把握和對比的運用,以及對自然與人事的交融,傳達出一種寧靜淡泊、追求內心自由的生活態度。
“頹然自適還終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zhì huǒ gé
新治火閣
lǎo zi jīn zhāo xǐ yǒu yú, fáng lóng xīn bì dé ān jū.
老子今朝喜有余,房櫳新畢得安居。
lú hóng zhān nuǎn bù chū hù, mù luò chuāng míng cháng dú shū.
爐紅氈暖不出戶,木落窗明常讀書。
fú yǐ piē cháng rén sàn hòu, dūn chī wēi shú xuě fēi chū.
浮蟻撇嘗人散後,蹲鴟煨熟雪飛初。
tuí rán zì shì hái zhōng rì, shū shèng lóng zhōng wò cǎo lú.
頹然自適還終日,殊勝隆中臥草廬。
“頹然自適還終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