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頭月落欲三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溪頭月落欲三更”全詩
不須吹徹陽關曲,中有征人萬里情。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戌兵有新婚之明日遂行者予聞而悲之為作絕句》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戌兵有新婚之明日遂行者予聞而悲之為作絕句》
夜靜孤村聞笛聲,
溪頭月落欲三更。
不須吹徹陽關曲,
中有征人萬里情。
中文譯文:
在寧靜的夜晚,孤村中傳來笛聲,
月亮已經落到溪頭,離三更的時刻不遠。
不需要吹響《陽關曲》的樂曲,
其中蘊含著戍邊將士萬里歸心的情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宋代詩人陸游聽聞戍邊的士兵在新婚的第二天就要執行任務,他對此感到悲傷,以此作了這首絕句。
詩的開頭,夜晚的村莊非常寧靜,傳來了士兵吹奏的笛聲。這種寂靜的夜晚,更加凸顯出士兵的孤獨和辛苦。接著,詩人描述了月亮已經落到溪頭,時間已經接近深夜。這里的溪頭象征著邊境戍衛的地方,而月亮的落下則暗示了士兵們即將離開家人,執行危險的任務。
接下來的兩句詩,詩人寫道“不須吹徹陽關曲”,意思是不需要吹奏《陽關曲》這首悲壯的樂曲。這里的陽關是指西北邊境的關隘,代表了遠離家鄉的軍隊。詩人通過這句話表達出自己對那些將士們萬里歸心的深情的理解和感受。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戍邊將士的關切和悲傷之情。他并沒有直接描述戰爭的殘酷和痛苦,而是通過描繪夜晚的靜謐和士兵離別的情景,間接表達了對他們的敬意和同情。詩人深深體察到戍邊將士的辛苦和忠誠,他們在萬里歸心的道路上,不需要咆哮如雷的樂曲,他們的情感已經深深地融入到士兵們的內心之中。這首詩通過簡短而質樸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戍邊將士的敬意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他們艱苦生活和付出的共鳴。
“溪頭月落欲三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ū bīng yǒu xīn hūn zhī míng rì suì xíng zhě yǔ wén ér bēi zhī wèi zuò jué jù
戌兵有新婚之明日遂行者予聞而悲之為作絕句
yè jìng gū cūn wén dí shēng, xī tóu yuè luò yù sān gēng.
夜靜孤村聞笛聲,溪頭月落欲三更。
bù xū chuī chè yáng guān qū, zhōng yǒu zhēng rén wàn lǐ qíng.
不須吹徹陽關曲,中有征人萬里情。
“溪頭月落欲三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