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城南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憐城南杜”全詩
輪囷斸區芋,芳辛采山蔌。
山深少鹽酪,淡薄至味足。
往往八十翁,登山逐奔鹿。
可憐城南杜,零落依澗曲。
面余作詩瘦,趨拜尚不俗。
病夫益倦游,頗愿老窮谷。
是家吾所慕,食菜如食肉。
時能喚鄰里,小甕酒新漉。
何必懷故鄉,下箸厭雁鶩。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野飯》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野飯》是宋代作家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薏實炊明珠,苦筍饌白玉。
輪囷斸區芋,芳辛采山蔌。
山深少鹽酪,淡薄至味足。
往往八十翁,登山逐奔鹿。
可憐城南杜,零落依澗曲。
面余作詩瘦,趨拜尚不俗。
病夫益倦游,頗愿老窮谷。
是家吾所慕,食菜如食肉。
時能喚鄰里,小甕酒新漉。
何必懷故鄉,下箸厭雁鶩。
詩意和賞析:
《野飯》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山野間采食的情境和對貧困而自給自足的生活的贊美。詩中的每一句都表達了作者對野味的珍視和對清淡簡單生活的向往,并通過對自然食材的描述,展現了對山野之美的贊美之情。
詩的開頭兩句寫道“薏實炊明珠,苦筍饌白玉”,通過將薏米和筍與珍貴的明珠和白玉相比較,表達了作者對這些簡單的食材的珍惜和贊美。接下來的兩句“輪囷斸區芋,芳辛采山蔌”則描述了作者采集山野之中的芋頭和野菜,以及它們的香味和辣味,展現了自然食材的鮮美和獨特。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自己的生活情境。他說“山深少鹽酪,淡薄至味足”,表達了他在山野之中缺乏鹽和乳酪這些調味品,但仍然覺得素食的味道足夠美味。他還寫道“往往八十翁,登山逐奔鹿”,表現了即使年事已高,他仍然樂此不疲地在山野中追逐鹿群。接著,他表達了對杜鵑花的憐惜之情,形容它們零落在澗谷之中。最后幾句寫到作者瘦削的面容,但尚有足夠的精神去拜訪他的朋友。詩的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老窮谷生活的向往,并表揚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他說自己的家就像是他夢寐以求的地方,而吃素菜就像吃肉一樣美味。他還贊美了喝著新釀的小甕酒時的鄰里間的親近。最后一句“何必懷故鄉,下箸厭雁鶩”,則表達了作者對鄉愁的超越,認為生活在山野間已經足夠滿足,不再需要懷念故鄉或追求繁華。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自然食材和樸素生活的贊美。他通過描繪野味的美味和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表達了對山野之間的生活的向往和珍視。詩中的意象鮮明,語言簡練,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作者通過對自然食材的描述,將山野的美味和自然之趣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崇敬和滿足。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傳遞了作者對自然、對簡樸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態度和審美追求。
“可憐城南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ě fàn
野飯
yì shí chuī míng zhū, kǔ sǔn zhuàn bái yù.
薏實炊明珠,苦筍饌白玉。
lún qūn zhǔ qū yù, fāng xīn cǎi shān sù.
輪囷斸區芋,芳辛采山蔌。
shān shēn shǎo yán lào, dàn bó zhì wèi zú.
山深少鹽酪,淡薄至味足。
wǎng wǎng bā shí wēng, dēng shān zhú bēn lù.
往往八十翁,登山逐奔鹿。
kě lián chéng nán dù, líng luò yī jiàn qū.
可憐城南杜,零落依澗曲。
miàn yú zuò shī shòu, qū bài shàng bù sú.
面余作詩瘦,趨拜尚不俗。
bìng fū yì juàn yóu, pō yuàn lǎo qióng gǔ.
病夫益倦游,頗愿老窮谷。
shì jiā wú suǒ mù, shí cài rú shí ròu.
是家吾所慕,食菜如食肉。
shí néng huàn lín lǐ, xiǎo wèng jiǔ xīn lù.
時能喚鄰里,小甕酒新漉。
hé bì huái gù xiāng, xià zhù yàn yàn wù.
何必懷故鄉,下箸厭雁鶩。
“可憐城南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